《调教大宋》 第3章 注定失败的新政(求收藏)(3/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应该!”唐奕斩钉截铁地道。

  “任何弊端都应该被纠正。但是,以雷霆手段想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让大宋剔除恶疾,显然是不可能的。官家有心革新,但混吃等死的大有人在,那些不想分出自己的利益给别人的,也大有人在。”

  “范公是伟大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哪怕再过千年,他的光辉依然可能照耀很多人。但是,他指望着所有人都像他一样伟大、一样无私,就有些天真了。”

  “而且,他的伟大不在于一次改革的成败,而在于他心系家国的操守和高尚的德行,为大宋的读书人树立了一个标杆。”

  “只要这个标杆还在,大宋朝的楼就盖不歪。但是,如果这只标杆倒了,那大宋朝为官的榜样也就倒了!为了一场看不到希望的变革,就葬送了大宋的良心,值吗?“

  “您老人家告诉我,如果这场新政继续实行,固然做到了您所说的‘君子不惜身’,到最后,范公、欧阳相公、富相公等一众良心之臣都落入万劫不复之地,那以后谁还敢在朝堂上说良心话?谁还敢‘不惜身’?”

  唐奕说完,就不再说话,看着老者默默地独自消化。

  唐奕的言辞也许有些直白,甚至是残忍,但他还是这么说了。

  做为一个曾经跳出这个时代,用上帝视角品读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他希望这些不太中听的话能够打醒那些天真的读书人。

  因为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后世的眼光看北宋,几十年间两次改革。

  第一次,赶上了有脑子的仁宗皇帝,会在事态没有失控之前及时叫停,保住了大宋忠良之臣的种子。

  第二次,赶上一个没脑子的“盗版仁宗”——宋神宗。

  几次反复,摇摆不定,王安石主持的新政也走到了唐奕所说的万劫不复之地。不但国家弄得一团糟,最重要的是,把朝堂上的政见之争发展到了不死不休的党争之上。

  从那之后,宋朝彻底断了改革的念想,党争也成了北宋末期和南宋政治的主流,朝堂之上奸佞辈出,乌烟瘴气。

  无他,大宋的良心被彻底的泯灭了。

  ......

  后世差不多所有有关宋朝的论坛之中都对这个问题争论不休,那时唐奕也曾为之与人争得就差没真人PK了。

  改革,就不是你们这么玩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