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杨一愣。

  从前的,现在的,不都是阿秋吗?

  他挠了挠脑袋,有些不明白。

  “有什么不一样吗?”

  宋秋道:“那我换个问法,你觉得现在的我跟从前的我一样吗?”

  李杨闻言,认真思索起来。

  “我记得我们从前跑山玩的时候,有只毛毛虫掉到你衣服你了,你都吓得哇哇大叫的,可去年,我见你杀羊剥皮居然都能面不改色了。”

  “当时我还觉得不可置信呢,嘀咕的时候被袁奶奶听到了,她跟我说呀,人总会长大的,长大了,就总会跟小时候不一样的,没什么好奇怪的。”

  “我觉得这话也是没错的,你瞧我,我小时候跟栓子他们打架从来都是被按着打的,可现在呢,就说栓子打猎有多厉害,但他搁我跟前,喊上他哥哥一起,都打不过我呢!”

  他说着笑起来,“我小时候就没想到过,有一天我会认识世子,还跟在世子身边做事,且还上了战场,还那么有胆气,杀了那么多敌人。”

  “我也没想过,你长大之后会这么能干,不但想出那么多没有吃过的吃食,还能开客栈,卖吃食方子,还在镇上和县城都买了宅子,全是靠自己,明明都是一起长大的,你的脑子怎么就那么好使?”

  “要是人到长大了还跟小时候一样没有一点变化,那人长大还有什么意思?”

  “所以你要是问我的是这个意思的话,我想想啊,我喜欢小时候胆子小的你,也喜欢现在落落大方的你,喜欢小时候勤劳可爱的你,也喜欢现在贤惠温柔的你,喜欢小时候活泼机灵的你,也喜欢现在聪明稳重的你。

  总之,不管是小时候的你,还是现在的你,以及是以后的你,我统统都喜欢。”

  宋秋听了,一时有些说不出话来。

  胆子小,勤劳可爱,活泼机灵,是那个宋秋。

  落落大方,贤惠温柔,聪明稳重,是她这个宋秋。

  可在李杨眼里,他们都是宋秋,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区别只是小时候,和长大后而已。

  她也没办法跟李杨明说她不是从前的那个宋秋了。

  但仔细想想,李杨喜欢的,现在的落落大方贤惠温柔聪明稳重的宋秋,不就是她吗?

  而且往后的所有日子,都是她这个宋秋。

  想起来,也没什么好纠结的。

  人真的事事都那么较真,那也真的太累了。

  现在她就是宋秋,宋秋就是她。

  享受当下,听从自己内心的感觉就是了。

  这般想明白,宋秋忽而笑了。

  她看着李杨,轻声道:“好了,不早了,再不回去,世子可要找你了。”

  李杨愣了愣,也突然跟着笑,然后飞快问了一句,“那阿秋你想当我的媳妇吗?”

  宋秋没有直接回答想还是不想,她道:“先安心上京吧,注意安全,等你谋定了差事回来,咱们再说。”

  她喜欢的日子是安定的,平平淡淡,一家人在一起,但李杨要总是满处跑,常常分离,那样的日子,也有些不太好过。

  好在李杨说会谋个就近的差事,常常回家。

  所以,就等他回来再说吧。

  李杨也听明白了宋秋的话,他看着她小小的脸,开心的不得了,重重点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阿秋,等我回来!”

  ……

  县令大人就知道李杨是世子的人,不看僧面看佛面,是不同的,所以对于李冬瓜贿赂了牢头给张胡瓜一家便利,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多管。

  这不,果然没有拍错马屁。

  本来还有两天,他们这些人就要上路被流放了。

  可世子一到,就喊了他去吩咐,先让其他人流放,按下张胡瓜一家四口不动,暂时先留在县衙大牢,等他上京禀明圣上之后,再做打算不迟。

  县令大人自然是唯世子令是从的。

  于私,常山王于他有恩。

  于公,圣上信重常山王和世子,世子那可是圣上跟前的红人,他岂有不给面子的?

  所以,县令重签了文书,让张南瓜等人如期流放,张胡瓜一家四口则是继续留在大牢。

  不但留,还要继续行方便,免得人在牢里病了死了的不好交代。

  毕竟,听说那李杨在此番一战中,大出风头,还得了常山王赞赏,杀敌无数,升了总旗不说,等回京,还要论功行赏的。

  这等人才,他也是要巴结的呀。

  至于张老豆,已经定了案,是要秋后问斩的,便就不跟着流放了,只等秋后,拉出去行刑就是。

  要知道这人也是厉害的,去年关进来时,跟个残废没啥区别,大冬天的那么冷,他们都以为这人活不-->>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