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展览会是有必要参加的,可以了解世界上最新的建筑建材技术、工程材料、轻质建筑和材料趋势。

  特别是这样的超高层建筑,给项目设计、施工场地的运用、周转材料的处理等提出了考验。李和已经出钱让建工集团的团队前往美国、香港、新加坡等地实地考察学习,一步步推动项目进展。

  中国目前还没有超高层建筑的经验,多学习、多取经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那么有没有能力进行超高层的工程建设,李和认为肯定是有的,主要还是看如何在国内进行资源的整合。

  像“星火计划”、“火炬计划”、“863计划”等政策,都是国家层面的技术资源的整合,在全国选拔在优秀的人才进行技术攻关。基本覆盖了经济建设的每个角落,空间技术、高能物理、生物科学、医药卫生、地学、化学等重要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

  李和达不到这种国家层面的整合,像青藏铁路这种世界级的项目难题,再有钱都没辙,杀了他都不行,必须国家层面的统筹。他有时候也是很服气国企的,无人区建铁路,无人区建电网,无人区搞信号塔,都是亏本买卖。

  所以李和是反对没有效率的私有化的,在许多情况下,私企不会比国企更有效率。一般人不一定反对国企,他们反对的只是垄断,但私企垄断比国企垄断更可怕。

  朴素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是可笑的。

  当然他也不需要到这个层面的整合,他目前要盖的摩天大楼的技术难度系数都没有葛洲坝水电站的难度系数高。

  摩天大楼主要难度在于结构系统、垂直交通设计、电梯、供电安全性和稳定性,这些在全球都有成熟的方案,所以李和要做的是在国内找到合适的团队,他们有能力进行技术反逆移植。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