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窍”中,使内外气息和调,渐和渐微,以至外息断绝,真息内起。如此,方是“踏破两重消息子,超凡入圣则如闲矣!如果不先踏破第一重,又如何能跨入第二重?两重天地,四个阴阳,必须依次而入,方可“径入虚无”。只有这样,才算进入玄牝之门。才可称之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也。天乐诗断:①乾坤本是易之门,日月往来运未停。一个阴阳生众子,千孙万子总归根。②日往月来如转轮,坎离匡廓是乾坤。运旋正轴抽添后,依旧纯阳一个零。
第八节 总持门“名命的由来
这也可说是父母未生身之前,胎儿在母腹时的具体形状吧!人之受生,先天乾元之气为性,后天中先天坤元之气为命,性命混合,本在一处,同主无形之造化,而以脐带能通于母腹呼吸之气以留恋之,故凝结不散。从而运用父精母血,化成有形之体,至七个月后完成。此时胎儿坐于胞中,两足盘并,两足踵相接,紧抵“阴跷”一窍。两手互相抱持,塞于鼻口中之窍前(密示丹道之坐法秘诀,助成上闭下闭手段),故鼻口不能呼吸,而必由脐通气。此世人之所以以手为人关,以足为地关,两手所抱塞之窍前为总持门也。拙著所以强调以鼻外虚空为主玄关,阴跷穴为辅玄关的道理。上闭下闭,仍复胎儿在母腹时本来面目,用脐带呼吸,而进入胎息。上闭下闭,性根命蒂,紧紧抱持在一起,又那有不长生不结丹之理哉!
手既为总持门把握之关,故丹道人道每多以手为示象。《阴符经》曰:“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颜子得一善则“拳拳服膺。”孔子说:“治天下如视诸掌。”曾子说:“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俨乎!”(以上《中庸》)。丹书也说:“两手劈破鸿蒙。”又说:“左手降龙,右手伏虎。”故手与身心,痛养相关,动静与俱,真阳之生,先应乎手。赤子之手,无时不握。当胎儿在腹,两手总持造化之门;既来人间,两手变成改造乾坤之用。佛说:“东南西北方,上下四维,中间虚空;两手之间,亦为虚空,浩无边际。古往今来,莫非在虚空中做活计;两手屈伸动作,亦莫不在虚空中运用。“大道分明在眼前。”眼前即不可思量之虚空。人能空心而充其量,与太虚同体。则天地之化育,即我之化育,两手之空间(暗示总持门),即包罗天地之大虚空矣!此所以可称“空洞无涯是 玄窍”也。能详乎此,则“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之说,可以不解自明。“总持门”之真窍,人人与生俱来,谁也不能否认。“抱元守一”之道,于是得其门而入矣!万人一窍,万教同归,此总持门之所以为总持门也。天乐诗断:
其 一
胎儿偶象总持门,手塞虚空足抵阴。性命源头依此认,阴阳大窍莫他寻。
玄关自是为正辅,天海即斯若比邻,故我定为西派帜,周流一气贯天人。
其 二
重重抉破气冲天,何事胎儿紧握拳。劈破鸿蒙通四界,打开金锁别三元。
水金木火如归一,仙佛儒医不再三。只向总持门内悟,通天彻地透玄关。
第九节 “缘中”真旨:
单修性功者,从眉间一窍下手;单修命功者从脐下丹田入手。此皆阳寡阴孤,偏而不全。性命双修,必须从“缘中”入手。缘者边缘也。边缘之中,即为内外虚空相接之虚窍。佛之《小止观》云:“止者系心于‘缘中’,缘中即空中也。因此处为呼吸之根,为心神出入之门户,故神气皆簇聚于此。”故真道修炼,必先于神气心息相合相依处下手,方得谓之性命双修。彼眉间脐下,皆不克当。唯此缘中一穴,神气出入,双修从此入手,妙窍皆在其中,故三教圣人,皆以一‘中’字象之。而缘中亦可解为系心于中。然此为虚中,实非真中。心息相依,依到神气相合以后。,方有真中。故紫阳以“呼吸起动处为玄牝。”白玉蟾以“念头动处为玄牝。”实皆指此‘缘中’而言。缘中者,神气缘此而合也,真中缘此而生也。系心于‘缘中’,即道家之“妙窍双修”,儒家之“性命双修”;佛家之“止观双修”也。“心息相依,维系于规矩之间,往来于方圆之内。”性得于天,命立于人,所以称‘人元’也。其法须先调息,入息以意送到内金鼎处;出息以意送到外之脐下。及到神动,则以神合息,上住‘缘中’,下止‘脐下’。方者地也。圆者天也。圆窍以通天气,方窍以通地气。“方圆之内”,即天地中间之“通天窍”也,“规矩之间”,即脐下一寸三分处之规中真金鼎也。等脐下元气已生,规中已成,故自外中以达内中,真意往来以维系之,就是了。天乐诗断:
缘即边缘内即中,四方上下隐虚空,透天彻地行正道,绝后空前摄气宗。
钩接方圆规矩地,穿连紫府碧龙宫。若非神息依相止,怎免汞铅炉不同。
第十节 锁鼻术例解:
锁鼻术这个术语已经说得很多,听说陈搏老祖就曾跟何昌一学该功法。陈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