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句诗,悲凉与空旷这两重意境融入一诗之中,在诗坛颇有震动。
民间流传也甚广。
然而,诗作者却无缘感受这份荣耀,因为他已经死了。
写下这首诗的三天后,就死在路上。
为何?
因为这首诗,包含着对凉山的诋毁。
凉山,月河。
多么清雅动人的名字,多么吻合乐道流派的风骚?
然而,月河两岸百姓,却是闻乐而惊,只因为凉山之乐,于他们并非天音,虽然没有达到“灭世天音”的境界,但是,他们的地产,他们的财产,他们的祖宗基业被凉山以各种名义占据,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没有人敢对凉山说不!
敢说不者,一道清音吹过,扑嗵,栽倒月河之中。
甚至没有人知道,他死在何人手中。
久而久之,月河两岸的人,都只能说凉山的好。
说的人,自己是不信的。
但说得多了,外人却信了。
于是,凉山也就成了这样一个奇怪的地方,在外人眼中,诗乐风流,本地人眼中,鬼神之域,围城之外的人想进来,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