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人就算留言了,也没法显示。而作为权限狗的他就逮住别人往死里喷。

  结果架不住人家又申请了号过来。

  在加上新观众……许鑫一看管不过来了,索性就养成了习惯。

  清早起来第一局,先喷个人打个气。

  神清气爽。

  然后出门不管是上班还是忙别的,等晚上回来积攒了几页留言,再继续回怼。

  一来二去的,还别说……真形成了一种很奇怪的现象。

  喷的最狠的那群人一开始大家是单纯的互相问候家人。然后,有几个应该是中立看客……连续发了几条长评,就解析那几个房间的东西后,许鑫还特意让优酷的人把自己这个评论栏的字数从200变成了1000。

  全站唯一能发长评的作品就是他这里。

  然后他开始引用那几个中立影评,嘲讽那群人“连看都看不明白,你也配在这叫嚣?回家***去吧”。

  就这么不经意间捡起来了知识作为武器喷人后。

  那几个大哥也不知道是被怼恼了,还是发现了一块新大陆……

  然后各种长评就开始往外发。

  中立粉说每一个房间的隐喻,我就和你聊演技多尬。别人纠正演技多尬,我就和你拿某个作品来对比……

  楼就开始歪了。

  也不知道咋回事,大家从原本的直接问候爹妈,悄悄变成了文斗。你说第一个房间里意识到自己是多么贫穷,我就和你说真正的贫穷到底是金钱财富还是内心贫瘠。

  你和我说打工族出门在外遇到心酸委屈,困境之中应该勇往直前坚定信心。我就和你聊具体案例,用冰冷的现实来表达你拍这个微电影注定只是空中楼阁,天真幻想。

  反正吧。

  明明一开始大家只是“你拍的垃圾”、“我拍的垃圾?那你来拍啊”或者“你个垃圾导演”、“你个垃圾观众”这种的。

  但现在的《不醉》评论区就跟个大杂烩一样。

  什么社会现实、人生理念、哲学思想、古今中外的玩意……

  一群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网民天天就往这边扎堆。

  大家似乎从一开始的“给爷死”、“爷就不死,你给爷去死”变成了惺惺相惜的对手。

  还挺奇妙的。

  其中有几个最执着的哥们,干脆给许鑫开始玩起了日常问候。

  “早,垃圾导演。”

  “早,垃圾观众。”

  “刚喝完酒,妈的,心气不顺,过来骂骂你这垃圾导演。”

  “刚哄女朋友睡着,你们这群人没女朋友吧?找不到对象的垃圾。”

  就类似这种的,天天似乎都成习惯了。

  至于生气……许鑫早不生气了,但他还是喜欢翻《不醉》的评论区。

  因为……实话实说,网友确实挺有才的。

  这一个来月,他真涨了不少知识。

  无论是从一部电影的切入角度,还是说一些人文思考上面。

  而进行完了每天的“日常”问候,许鑫就点开了自己的那个剧本。

  实话实说,这个暂时还没命名的剧本故事主线已经被许鑫设计完毕了,而现在他在进行分镜头故事线雕琢方面,自己这些敌人还真帮着捋了不少思路。

  整个故事线清晰了后,剩下的就是如何表现剧本张力。

  这方面的剧本打磨其实挺花时间的。

  比如只是简单一个走路上山寻找孩子的剧情,要是以前的许鑫来拍,可能就是给个远景,拍一个演员上山的镜头就结束。

  但现在他却可以通过远、近、特写的穿插镜头,想要在这一段里面加上一些镜头语言,来从侧面表达出来这个沉默寡言的父亲那股从孩子乱跑的愤怒、到找不到人的焦躁……

  这些该怎么表现?用什么镜头语言表达?等等一系列的东西,他还真获得了不少启发。

  一上午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中午吃了饭,喝了壶茶的功夫,他把好悬忘记了的衣服从洗衣机里拿出来,搭在了院子的晾衣架上面。

  衣服有自己的,也有女友身上那套紧身运动衣之类的。

  晾好后,直接开车来到了健身俱乐部。

  这一个多月过的波澜不惊,他的日常生活也很规律。

  一周三练,增肌健体。

  正常工作,正常生活。

  以至于许鑫自己都忘记自己上一次去KTV或者酒吧潇洒是什么时候了。

  有种“我的青春彻底结束了”的狗血既视感。

  不过……实话实说,他还真挺喜欢这种有规律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