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156.击“否”而歌(5/6)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辑框架。

  而真正精细的是每一个剪辑镜头自然而然的切换、转换,以及如何来根据导演的想法渲染、以及一些特写、相关片段、气氛烘托片段的剪辑之类的,这才是精细活。

  这片子按照许鑫的预计,在抛开了后面的片尾阶段,应该是1小时50分钟左右的时长。

  一上午的时间,他主要是和程龙在聊精剪的理念,已经现场通过几个例子展示出自己的想法。

  和大哥重名的程龙也不亏是金牌剪辑师,许鑫这边一说,人家就懂了。

  不仅懂,甚至连接下来你要怎么说,人家都能猜到。

  给许鑫一种这位早就是阅遍天下A片已经达到心中无码境界的绝世高手形象。

  不过仔细一想……人家看过的片子指不定真比自己走的路都多。

  也就释然了。

  他毕竟不是专业的剪辑师……甚至说个最现实的话,连这电脑上的软件是啥,怎么用都不清楚。

  总归……张导给找的人是真的厉害。

  虽然他看不懂……但真的挺厉害。

  这就是下午他见杨蜜时的感慨。

  粗剪阶段还没感觉,但精剪阶段,看着自己话都没说完,人家就领悟了什么意思的德行,他一脸感慨。

  弄的杨蜜好悬以为他要去当剪辑师……

  不过这东西也就一说一笑一热闹。

  她是演员,演好自己的戏就得了。导演方面的事,你让她插手她都插不进去。

  没这金刚钻,揽不成这瓷器活。

  但她必须承认一点,那就是她很佩服男友的那种在不经意间展露出来的好奇心。

  什么都好奇。

  什么都想试试。

  跟个欠儿噔似的……

  ……

  大年初十。

  阳历07年2月27号。

  2月份还不到尾巴尖这天,歇了几个月,各个显得神清气爽的开幕式团队齐聚奥运大厦。

  开了新年的第一个会。

  会议上就大家最关心的是否过审问题,张一谋直接摇头,表示自己还没收到消息。但想来应该就在最近了,所以大家不用急。

  接着就是分配任务。

  方案如今已经制定完毕,那么就该轮到各个环节的落实了。

  从年初开始,各个文工团也好,士兵也罢,这些人就要开启随时待命的状态,并且无论是陈威亚,还是张武他们都要开始编排舞蹈、方阵的演练。

  这些舞蹈演员的选拔、培训,都是由团队这边来负责。

  并且,包括已经提前报备、通过了审核的几个大环节道具也要开始制作。

  首先就是最重要的一个道具制作:缶。

  去年的时候,由于张导坚决反对用大鼓、红绸之类的元素,团队里的人就因为这种大场面不用鼓用什么吵了好几天。

  也请了一些专家们过来研究。

  谁都说用鼓好。

  偏偏,作为总导演的张一谋不同意。

  还拿出了自己之前拍的黑历史广告给其他人看,让他们看看这种场面用2008面大鼓到底是一种何等灾难的存在。

  而事实证明,确实是灾难性的。

  几百上千人打鼓的场面……张导自己都拍成了这德行,其他人就更别提了。

  能好看才算见鬼了。

  况且,或许张一谋不说,但众人也知道。他在极力的规避雅典黑暗八分钟里的所有元素。

  包括踩高跷、秧歌、鼓、红灯笼、京剧等等。

  然后大家就研究呗。

  研究了几种古乐器。

  一开始是“柷”。

  一种古乐器,是一个漏斗状的玩意,没有鼓皮。

  大家觉得这个可以……结果找来历史学家一问……这玩意天朝人不用了,但韩国人在用。

  人家那边作为曾经的附属国有着一套传承自天朝这边,“正统”的打击方式。

  而如果咱们这边的人来用的话,万一和韩国那边的不对劲……

  那专家没明说。

  但韩国人这几年的“孔子是我们的”、“端午节是我们的”闹的正凶。

  到时候指不定怎么回事的。

  “柷”这东西直接就给否了。

  而同样的东西还有很多,大家找了一圈,发现……这些古老的乐器虽然天朝已经不用了,但其他国家还都跟国宝一样捧着,延续至今。无论错用哪一种,都有可能招致一场“笑话”后,直接挠破了头。

  不过皇天不负有心人,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终于,让团队的人找到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