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说明各个方面,张一谋都完全看好这个年轻人。

  在提前看好的情况下,这个年轻人交下了这样一份答卷后,西影厂的人要不是明事理,知道人家在忙奥运会的事情……恐怕刀已经架在许导的脖子上,逼他赶紧投拍了……

  这可是一只会下金蛋的鸡!

  财神爷!

  而现在财神爷找到了自己,齐雷的心已经开始突突突突的加速跳动。

  哪怕他现在正在厂子里开会,可还是在说笑中,提到了“许导”的名字后,就直接在会议室里的其他人那下意识闭嘴的目光中,按下了电话的免提键。

  接着问道:

  “许导,找我是有什么事么?”

  “嗯,有。”

  电话那头并不知道齐雷在哪的许鑫直接说道:

  “想让咱厂里帮我去和一本书谈个版权。”

  “!!”

  “!!!”

  “!!!!”

  找书?

  买版权?

  这事西影厂可太熟了。

  从文学作品中找出创作灵感,这事西影厂门清。

  不管是张一谋、陈恺歌、还是其他导演,这些老一辈的电影人的很多作品其实都是从文学著作中弄出来的。

  所以,齐雷想都不想,就问道:

  “许导是要拍电影了?”

  然后,一屋子人的眼里都开始风起云涌。

  紧接着,齐雷就拍了拍胸脯:

  “放心吧,许导,这次看上了谁的作品,我保证帮你谈下来。和咱们西影厂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作家可是不少呢。”

  这话倒是实话。

  无论是余骅还是墨言,亦或者是其他作家,这些文坛巨匠和西影厂都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关系。

  而包括整个文学圈,西影厂的口碑都非常好。

  这些口碑都是被那些曾经优秀的西影厂导演一部作品一部作品砸出来的。

  而当听到许鑫要从文学改编上着手时,一下子……整个屋子里的人都升起了一个念头。

  这条路,走的绝对没错。

  有了文学支撑的作品,只要能找准作品里的精气神,那么这部电影就绝对不会差!

  这是西影厂……乃至所有电影厂老一辈人的认知。

  也是文化。

  更是传统……甚至是正统。

  而许鑫听到这话后也乐了:

  “哈哈,这我倒知道……是这样的,齐总。我手里有一部小说,叫做《风声》,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麦家的作品。我看上了这部小说,咱们厂去问问版权的事情吧?这书……我很喜欢。

  或者说非常喜欢也不为过,如果可以,先帮莪把版权搞定,当然了,齐总也可以和领导们反应一下,让大家先看看这本书。拿下版权后,我趁着闲暇的时候开始琢磨改编的事情,奥运会结束后就可以投入到工作之中了,怎么样?”

  “没问题!”

  齐雷一口答应了下来,并且重复了一句:

  “茅盾文学奖作家……哪个MAI?哪个JIA?”

  “麦子的麦,家庭的家,狂风呼啸的风声的《风声》,他这书西安有卖的,我就是从西安买的,齐总可以看一看,然后让领导们也看看。我这边看完后,找了张武导演,知道吧?奥运会副导演张武……”

  “知道的。”

  齐雷应了一声。

  张武的身份他很清楚。

  “我特意找张导问了下里面那些可能引起争议的角色,张导给了我很多专业性的意见。所以不用担心,也请领导们不用担心,等版权聊下来,要是需要我做说明的话,我会去一趟西安的。好吧?”

  听着这话,齐雷先不说,会议室里的其他人倒是有种惊讶的情绪在蔓延。

  这年轻人做事……

  挺谨慎的嘛。

  滴水不漏。

  虽然不知道他说的“争议”有多大,但如果是从张武这位专门做思想工作的人员那得到了专业意见指导,那么这剧本的线就一定是符合一些……正确的道路的。

  这年轻人……

  想到这,在场有几个明显岁数要大一些的男人发出了一声无声的感叹。

  难怪一谋如此看重他……

  就冲这份在艺术追求时的敏感与谨慎……简直就是和一谋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让人倍感放心。

  而齐雷听到这话后,也点点头:

  “好,我明白了。那一会儿我买了书后看一下出版社,这就开始联系。”

  “嗯。”

  许鑫应了一声后,忽然来了一句:-->>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