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杨蜜呢……

  她要坐轿子……

  而原本的计划是把接亲的房间定在县里许大强开的酒店里来接。

  可问题是县里距离许家湾十来公里,坐轿子得累死个人。

  要是想坐花轿,那就得在村里找房子。

  可那样就不需要车队了……

  两口子还因为这事拌了几句嘴。

  毕竟当初许鑫答应妻子要坐花轿,还要让轿夫学《红高粱》里那样颠她的。

  最后还是许大强问了下村里的长辈,确定只要新娘子的脚不挨着地就不算走回头路,于是定下来了先用车从城里接,到了村口,许鑫抱着上轿,然后他骑马的流程。

  许大强和杨蜜都满意了,唯独许鑫那的提议,直接被忽略掉了。

  最后就是试菜。

  八个蒸碗就不提了,早上吃的羊肉饸饹面也不提了。

  光是中午这正餐,许大强就请了四组人马。

  鲁菜、粤菜、淮扬菜、陕菜。

  都是从他认识的朋友那饭庄、酒店里拉来的人。

  这些厨师团队要在这忙活到大集结束。

  定的是一桌36道菜,集市上和村里两种规格。

  村里36桌,大集上开宴16个菜,流水席。

  不过规格都相差的不远,别的不提,连集市上请大家来吃的菜肴里都有龙虾,你就琢磨这宴席的级别吧。

  龙虾直接从包头运。

  去年包头通青岛的海鲜运输列车已经

  开通了,海产品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而定的是36道菜,但问题是怎么选。

  从寓意,到味道,再到看起来好看不好看……

  许鑫一瞅这阵仗本来还说给任长箴打个电话,让他们来拍一下陕北农村大席的食物,可这阵仗一摆出来,他就知道……别想了。

  喊人家过来喝喜酒就得。

  要是真把这些片段拍到纪录片里,他得被人骂死。

  这已经不是什么奢侈不奢侈了,而是纯粹奔着浪费去的。

  一桌十个人,36个菜。

  光打包塑料袋都得一笔钱。

  他也跟许大强反馈过,不要这么铺张……但许大强却表示就这一天,必须得这么做。

  因为许淼结婚的时候,就多少显得有些。

  不是没钱,而是他和张倩结婚那个节骨眼,老丈人家那边正在经历一场人事任命的小小,每个人都要洁身自好,不能让人抓住了把柄。

  所以,大儿子的遗憾,要在二儿子的婚宴上补全。

  更别提……这是双喜临门。

  而婚礼的大概框架有了,接下来就是一些细节。

  每个人都集思广益。

  比如杨蜜,她在看到了家里为了15号那天的宴席,拉过来的一卡车茅台后,琢磨了一下,给提了一条建议。

  咱是不是得跟代驾公司打个招呼。

  大集是前四后三,烟酒管沟,万一有人开车来的,还贪杯,出了点什么问题……到时候可就不好说了。

  许大强琢磨有道理,于是打了几个电话。

  一来呢,是让神木的代驾们在集市开市那天起,持续7天的出差。免费送开车过来吃席凑热闹的人回家。

  张口就要了100人。

  神木的代驾业务其实一般,多数为兼职,全职的根本没这么多人。

  甚?

  没这么多人?

  那就去叫。

  神木、府谷……实在不行,从榆林调,反正家里有酒店,怕什么?

  免费住,免费吃喝,还给发工钱。

  第二个电话呢,给朋友打的。

  就在许家湾集市的两边路口,查酒驾。

  常驻7天。

  压根不给任何人逾越法律的机会。

  只要喝了酒,想离开许家湾的集市,那就得让免费的代驾来送。

  安全第一。

  当然了,大家这么辛苦,肯定也不白上班,红包也好,吃喝也罢,不是贿赂,而是大喜之事的一份心意人情。

  而在一家人集思广益的时候,村里头的动静也没停下。

  其实照理来讲,许大强这次的婚礼,在许家湾来讲规模也可以说是独一无二了。

  而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其实都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想出风头,一定要让大家服你。

  一般情况下,别管你多有钱,自家娃办婚礼最多就是在酒菜上下下功夫,太过于铺张浪费不会允许。-->>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