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电影人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永不止息!”

  “哗啦啦啦啦……”

  掌声中,不服老的小老头笑着高举起了证书和奖杯,对着观众笑着挥手,走下了舞台。

  而接下来,重头戏来了。

  《终身成就奖》就像是中场休息一样。

  老厂长下台,齐雷却没走。

  今天是电影节的闭幕式,他还要和大家汇报一下这次电影节的成绩。

  话简休烦。

  抛开一些场面话,齐雷主要是带来了一组数据。

  “第一届《丝绸之路电影节》,我们取得的最大成功便是扶持新电影人项目方面。截止到今天上午,丝绸之路电影节创投会中,共有47部电影与投资方达成了合作。平台提供保障,在多家投资公司的合作下,本届电影节创投会总投资金额,超过了1.36亿元。”

  “……”

  “……”

  “……”

  当齐雷给出了这份数据时,全场一静。

  不少应邀来参加的人眼皮下意识的一跳。

  电影节除了奖项,最重要的是什么?那就是平台。

  靠什么吸引那些电影人来参加?

  很简单,一个发展前景明朗,各方面都可以寻求与电影人配套的平台。

  欧洲三大之所以知名度如此之高,表面上是他们的奖项可以对演员或者电影起到巨大的肯定作用。让这些人对电影节趋之若鹜。

  但实际上呢?

  他们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就在类似西影厂这次搞的创投会那样的投资平台上面。

  他们可以吸引全欧洲,乃至全世界的电影投资商、引进商、片商齐聚电影节期间,来和那些带来了电影、剧本的电影人洽谈合作,从而孵化出更多的作品。

  而当孵化的电影基数足够大时,量变自然而然就很容易引起了质变。

  这一点,好多电影节也清楚。

  但国内这样的电影节,除了魔都国际电影节、燕京国际电影节外,其他电影节都缺乏这种渠道。

  说白了,这种模式,就算其他电影节的人想弄,他们也不见得够资格。

  因为“名不正”。

  这些电影节多是某些资本方,或者某些杂志之类的企业来主持。

  就商业属性而言,他们并不具备出任“担保”的效果。

  没啥约束力。

  这也是这方面的平台始终搭建不起来的主要原因。

  而《丝绸之路电影节》虽然在开办前,大家就已经知道它是陕西文旅背书,背后支持。但能不能做成这个平台,大家也都在观望。

  可当齐雷说出这组数据的时候……

  所有人都明白了一件事。

  当一个电影节,在举办的第一届,从知名度也好,还是口碑都处于最稚嫩的时候,竟然能吸引如此多的投资资金时……

  它的分量……

  就需要被所有人重新掂量一下了。

  说是潜力无限也不过分。

  想到这,不少人看向舞台上的齐雷时,目光都有些古怪。

  你们……这算什么?

  天命?

  而舞台下,许鑫看着屏幕上那些如同幻灯片一般的走势图,成交记录名单的展示……

  不自觉的,他握紧了妻子的手。

  杨蜜也感受到了这股力度。

  很用力。

  可她一声不吭。

  老公现在的心情,很激动。

  她懂。

  而她能做的,就是轻轻的把另一只手放到了他的手背上面,温柔的摩挲着。

  微微偏头,对他柔声耳语:

  “辛苦了。”

  许鑫无言。

  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

  该轮到主竞赛单元了。

  主竞赛单元的最佳编剧,在趙本山和蒋文丽的共同宣读中,颁给了《HELLO,树先生》。

  这部由贾章柯监制,讲述一个名为“树”的农村青年在家庭悲剧和现实困境中,逐渐崩溃失常过程的故事。

  很符合评审团的口味。

  颁发给了自编自导的导演韩杰。

  实至名归么?

  其实还好。

  再9天的电影节时间里,其实呼声最高,同时也是媒体普遍预测的得奖者,其实是《奥戈》。

  首先《奥戈》的片子题材很讨喜,讲述的是澳门特有“土生族群”现实生活的故事片,更是庆祝-->>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