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可这会儿听到妻子的话,他最开心的就是这部纪录片的主旨,他体现出来了。

  那就是“烟火气”。

  高端食材、料理也好,平凡通过劳动就能获得的食物也罢……自己国家五千年来的饮食文化,就是一条纽带,紧密的把所有人的心都链接在了一起。

  这也是为何他会如此喜欢余光中那首《乡愁》的原因。

  看来……

  自己没有选择错!

  于是,他笑着问道:

  “继续看?”

  “继续继续,下一集是什么?”

  “唔……主食……我最喜欢的一集。”

  “那不行,这刚吃饱……第三集呢?”

  “第三集名字叫做《转化的灵感》,就是各种豆腐、腌菜之类的……”

  “这个行,看这个,第二集等我明天一早吃饭的时候在看……”

  随着她的话,第三集开始放映。

  片刻……

  “建水烤豆腐咋淘宝搜不到啊……哥哥,咱去吧?去建水尝尝?”

  “文思豆腐,我记得咱俩吃过吧?好家伙,我一直以为那玩意是用什么压榨机压出来的呢。”

  “诶!这个好这个好!咱去内蒙吧?”

  “AH?啊,爸,咱老家啊!你吃过毛豆腐吗?……哥哥,咱去吧?”

  “哎哟喂……绍兴黄酒,这个我喝过,味道可好了……不行,我得买点。”

  两集纪录片,许鑫莫名其妙的背负了好多约定。

  约定一起去云南挖菌子。

  约定一起去查干湖买头鱼讨头彩。

  约定一起回妻子“老家”看看……

  哦对,还有一起去建水吃豆腐……明明吃她就行……

  可不管怎么说,看着妻子甚至一家人都满意,许鑫的心里愈发有谱了。

  相信《舌尖》一定会收到许多人的喜爱的。

  他深信不疑!

  哦对,忘了说了。

  明天家里的食谱已经定下来了。

  白天杨蜜要去公司,杨大林负责买酸菜和剁肉馅。

  家里要吃东北版的酸菜馅儿饺子。

  没办法,晚上吃了一大碗炸酱面外加两根黄瓜的她快馋死了。

  ……

  “于老师,给您拜个晚年,祝您新年快乐~”

  20号。

  周一。

  许鑫上午提着一兜礼品,叩响了于珍家的房门。

  于珍开门后,听着自己几乎可以说教学生涯中最得意的弟子的祝福之语,笑的很开心:

  “来啦,快进来。”

  “嗯。”

  许鑫提着东西进了屋后,见没其他人出来,疑惑的问道:

  “师公和小欣他们呢”

  “你师公上班,小欣上补习班去了。中午吃什么?在家包饺子?”

  她仍然很清楚的记得,自己这个学生在06年的开春,拿着《不醉》这个家庭作业过来时,那一顿饺子他自己吃了至少二斤的模样。

  谁知这次许鑫很直接的摇了摇头:

  “别。咱出去吃吧……我不是拍了个纪录片么?杨蜜这几天疯了一样给我做各种家常菜……我想吃点专业厨师的饭。”

  “你可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于珍哭笑不得。

  不过还是问道:

  “那个关于美食的纪录片已经拍完了?”

  “嗯,这几天都在做最后的收尾工作,不然早就能来看您了。”

  “我又不急,走吧,去书房。茶水你自己泡啊,我先把电脑开了去。”

  “诶,好。”

  于珍丝毫不把他当外人。

  许鑫也没自己是外人的自觉。

  在茶叶盒子里挑了一款喝着最顺口的茉莉花,给自己冲了一杯后,端着茶杯直接走进了书房。

  进去后就看到于珍从抽屉里拿出来了一个文件夹。

  对他直接说道:

  “我替你选择了一下,这三篇论文里,老实讲……《论好莱坞因投资巨大而产生“内爆”的可能性及未来判断》这片论文,虽然很超前,但你的论据和猜测略显片面。还不太够。但《演员从业情况》以及《失恋33天市场标准》这两篇论文,很不错。我把你的稿子交给了学报的编辑老师看了下。有个别地方,你需要润色一下。等修改好了,拿过来,刊登几乎是板上钉钉了。”

  她说的“学报”,全名是“燕京电影学院学报杂志”,国内最专业、权威的影视C刊之一。

  而能登上学报,那么几乎就等于许-->>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