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

  当场就要拜他为师。

  “富贵,你怕啥啊,吴老有学问,又不是笨学生……你问三桂叔,他们当木匠的收徒弟,还收年纪大的老徒弟呢,任打任骂,有时候这老徒弟比年轻徒弟学东西还快哩……”

  王立山等人就嘻嘻哈哈的看着,觉得很有意思,也很有面子。

  “对对对,我学东西快,师父,你想看什么书,大陆没有的,回去我给你找,你的论文缺研究材料了,我也给你找。

  以后逢年过节,我也来看望你。

  年轻徒弟有的,我一样也不少。”

  吴老赶紧举手表示,满脸急切,那举动跟小学生一样。

  他身后的一帮人也没有笑话的意思。

  反而还有人羡慕。

  比如混社团的许英光,就既是羡慕又是纠结。

  心里后悔,怎么那天喝酒的时候,就只说拜把子,没说拜师呢。

  他们这帮人有一个算一个,没一个傻子。

  傻的人也混不到今天这个地步。

  他们这几天也是见识到一些方子的神奇之处。

  那些方子说是方子,倒不如说是食补的法子。

  就比如让何家文他们把身体养起来的,就是一个简单的早餐鸡蛋茶。

  用鸡蛋打进碗里,放盐,搅拌均匀,再用烧开的热水冲熟,之后再滴几滴香油。

  听着很简单……

  简单之中,又有不简单的地方。

  单纯的鸡蛋茶,只是鸡蛋用开水冲熟,这是引火下行,去火的。

  但加了盐,加了香油之后,又不一样了。

  咸入肾,芳香醒脾。

  早晨喝一碗这样的鸡蛋茶,是唤醒脏腑,滋补身体的绝佳良方。

  当然了。

  光喝这鸡蛋茶也不行,还要运化开,才能起最大的功效。

  也就是说喝完鸡蛋茶之后,还要转化成身体所需的东西。

  该干活干活,该溜达就溜达,反正不能是歇着躺着。

  何家文他们也是误打误撞。

  他们刚来这边拍丹顶鹤的时候,因为要早起去山上蹲点,起早了不想吃东西,也来不及做什么早饭。

  村里的老太太就让他们烧一壶开水,起来冲几个鸡蛋喝。

  说这个扛饿。

  何家文他们就每天早上一碗,每人碗里三四个土鸡蛋,喝完就往山上走。

  这家伙,每天登高爬低的,那浑身的气血必须运化开了啊。

  这好好的鸡蛋茶充分被他们吸收了。

  身体也就越养越好。

  吴老他们听说后,连试了三天。

  而且根据何家文的建议,让他们多打几个鸡蛋,三四个太少,不行就五六七八个,都行。

  这样补得快。

  他们也照做了。

  每天喝完,溜达溜达,帮陈凌拾掇点小活,要不就是去农庄捡捡鸡蛋,也跟着何家文他们去山里转一转。

  总之就是运动量也有。

  然后,当天晚上就睡得很好,第二天就精神抖擞,第三天起个大早,觉得浑身通透,身上倍有力气。

  以前像是这样的每天脚步不行,会浑身酸痛的。

  现在居然没啥事。

  所以见到了真真切切的效果,许英光心里没想法才怪。

  没看到吴老死活要认陈凌这个师父嘛。

  就是许英光这个人混社团久了,太要面子,有些话到嘴边就是说不出来。

  吭哧好几下,脸憋得通红,但就是难以说出口。

  他也是道上的老资格。

  要是让人知道他拜了二十啷当岁的大陆仔当师父,别人以后该怎么看他。

  要是说话不顶用,他儿女以后也没法混了。

  好在这会儿都在听吴老讲话,没人注意到他。

  陈凌这会儿也被吴老一番话逗笑了,给大家拿来板凳:“都坐下,先坐下,我刚搬完卧室,这还有一堆娃娃的玩具没往上搬呢。”

  又对吴老说:“吴老,我还有个女徒弟呢,想跟我学做菜,你认我当师父,那家伙,上边可是还有个那么小的师姐。”

  没想到吴老一听,直接哈哈笑起来:“行啊,我没问题,到时候我也想跟师父学做菜。”

  “那行,你老都不介意,我肯定也不介意。”陈凌笑着点头。

  “哎呀,师父不要这么说话,你直接喊我世忠就行。”

  吴老的大名叫吴世忠。

  “不用不用,你一把年纪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