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超只能佩服,许爱周还是经验老道的,当然这也是各人站在不一样的角度看问题。
而皇后大道中28号在三十多年后,反正也要并楼重建,所以也没有必要高标准建筑。如此一来,这幢大厦明年就可以落成了,从设计到建筑用12~18个月时间足够了。
接下来,众人又各抒己见,对建筑的设计提出一些看法;林志超也不例外,不过他没有将二层以上作为商铺,毕竟这个属于长江实业的内部机密,暂且不予公布于世。
整体来,就是一层和地下室作为商铺,二层以上作为写字楼;不过将来也是可以将二三层改为商铺,只需向政府部门审批即可。
皇后大道中28号,许爱周打算修建一幢15层高的‘亚细亚携,每层面积1.2万平尺,可有18万平仓的收租面积。建筑费大概在六七百万,总计投资近3000万。
事实上,若是再隔半年以上的时间,怕是地皮费都可以省下500~1000万港币;这几年的地皮涨得太狠,预计今明两年暴跌后,六十年代初未必都能重回这个价格。
与此同时,林志超也明白,这个中建企业看似是合资,将来其余股东都会逐渐退出,许氏家族利用大家一番而已。
比如这个彭国珍,看似又15%股份,但后世破产后,势必会让许氏家族趁机收购其股份。
所以,林志超也没有当真,发表的意见有限。
他是香港的地产大亨,很多人都想找他合作,包括和东莞商会背后的大佬周锡年也合作过,不过这个合作显然是有利可图。
荃湾,长江工业集团。
长江工业集团在中环是有营销总部的,但荃湾才是大本营。
不过雪厂街十号的商业大厦竣工后,林志超打算将长江工业集团总部搬进中环,届时,荃湾工业园只算是生产中心。
会议室里,集团高层和各子公司总经理纷纷汇报工作。
长江假发的总经理陈麟元道:“去年,长江假发一共是盈利510万港币,较前年下跌25%主要原因是香港假发工厂泛滥,很多家庭作坊出现,他们投资三五万港币,便可以生产出假发;与此同时,竞争激烈让欧美批发商进一步压价,利润大大降低。”
闻言,林志超并无意外的表情,白了,假发产业已经给他带来1800万港币的利润,他已经非常心满意足了。
“全港有多少假发工厂?多少工人?”
“假发工厂含家庭作坊的话,恐怕已经有三百家;统计在内的工人差不多六千多人,未统计的估计也有两三千。”
林志超点点头,道:“那能做到500万的利润,已经非常不错了。接下来,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陈麟元知道,老板这是考验他。他不担心失业,毕竟以他的资历,就算假发厂倒闭,他也可以去集团其它子公司或者集团担任职务。
不过,作为子公司的总经理,还是有个好处,那就是年终奖可以拿到手软,可以达到12个月薪水。比如他在前两年,都是年终奖都拿到了港币,加上薪水,年薪已经高达6万港币。
陈麟元马上道:“香港假发产业并没有颓势,只是竞争激烈,我觉得假发在欧美的流行起码还有十年时间以上。所以,面对这种情况,我觉得后期我们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代理上,逐步降低产能。与此同时,我们应该追求更高档工艺的假发制造,提高竞争力。”
林志超点点头,道:“好,就按照你的思路发展。”
反正也赚得差不多了,是该慢慢的降低产能,这样可以节省成本;而追求高档工艺的假发,可以提高利润率和竞争力;代理香港假发,他们有然的优势和现场的渠道。白了,就是让那些假发厂给他们打工,毕竟不是所有的假发厂都有销售渠道。
前世‘摇摆六十年代’的三大‘代表名词’中,就有披头士、迷你裙、捷豹e-tpe;所以,假发有十年的辉煌是没有错的。
交给陈麟元去搞,一年为林志超创造三五百万的利润,十年也是不菲。至于陈麟元的薪水,不会受到业绩下滑而影响,相反还会逐年上升,比如他今年的薪酬将突破七万港币。
毕竟,林志超现在已经不去理会假发生意了,基本也就是开集团会议的时候,会询问一下。
接下来,长江塑胶花的总经理陶德荣作工作报告。
“去年,我们的产能提升了50%,工人达到2000人,所以创造了1500万港币的利润香港塑胶花产业竞争也变得激烈起来,如今也有接近三百家塑胶花工厂,不过我们依旧占据着香港塑胶花出口的25%,其中约有8%是代理工厂生产的”
全球90~95%的塑胶花产自香港,而香港的塑胶花又有17%产自长江塑胶厂,这些数据不简单。
当然又理所当然,长江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