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谁实力派呢》 228 《庆余年》斗酒百篇,白玉兰再提视帝(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斗酒百篇是《庆余年》这部剧的大爽点之一。

  从剧情上来说,粉碎了反派的阴谋,啪啪打脸,从气势上来说,用华夏几千年的文明碾压,带劲十足。

  同时,也是对范闲人物的一个塑造,几百首诗对于旁人来说是震撼,但对范闲这个“异世界”的来客,也是人在异乡,无人懂他的孤独苦楚。

  原版剧中的这段戏要比《庆余年》原著处理的好的多。

  写诗和背诗这个原则性问题就不用说了,网文要照顾爽点,电视剧则要顾及影响,所以范闲在剧中始终是背诗,有资格说出那句“做人,你不行”。

  除此之外,电视剧对节奏和诗句的安排也更有特色。

  这个可以理解,毕竟是每天连载,一章写完,细节方面肯定不如一遍一遍反复修改的剧本和运用各种技巧拍的电视剧。

  原著就是直接背诗,一股脑的砸,剧本在诗句顺序上做了安排,不但能提升情绪节奏,也更有感觉。

  开篇《将进酒》,大气磅礴,直接制霸全场,最后则是《登幽州台歌》,点题收尾,意境十足。

  同时,电视剧拍摄摄影、剪辑、人物衬托、台词、声乐等这些技术在一起,让人更加有画面感和感受种种细节,这也是影视的优势所在。

  如果说,只是单纯的抄诗打脸,经过进一步剧本提炼精改,以及演员表演和幕后拍摄,这场戏更让人感动和体会的是经典诗句本身的魅力。

  不夸张的时候,当着大殿众人的面,魏阳自己提酒背诗时,听着那些名垂千古的诗词从自己嘴中一句句的吐出。

  或许是入了戏,也或许是喝多有些感性,又或许是本身被那些诗句和诗人达成共情,他甚至一度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

  最终,魏阳在喝酒、敲鼓、狂书、环殿,豪迈不羁的背了几十首诗后。

  他才停住脚步,直立仰头,面对镜头,眼神苍凉,语气幽幽的念出最后一句。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之涕下……”

  “完美!”

  孔生喊了一句,魏阳还有些回不过神,等到李家航笑着扑过来,他举起酒壶又喝了一口,露出笑容。

  “这辈子当不了李太白,有这么一场戏,也没白活。”

  “爽!”

  …

  酒不醉人人自醉,当天魏阳难得醉了一次,演完这场就昏昏欲睡了,被人抬去酒店。

  好在他之前的戏份就拍的差不多了,就算略有一些差漏,后面可以补几个特写就行了。

  第二天魏阳起来,头还有些发胀发晕,又看自己光溜溜的,紧张的检查了一下。

  别被人占了便宜!

  女的也就算了,男的可不行!

  正当他前后查看的时候,房门打开,刘施施提着两个饭盒进来,看到魏阳迅速的用薄毯裹住自己,噗呲一乐。

  “正好我买的粥,趁热。”

  “昨晚谁送我来的?”

  “李家航他们,放心,我在旁边,衣服也是我脱的,伱睡得跟个死猪似的,累死我了。”

  以前也就罢了,现在刘施施可不放心那帮男人,所以听说魏阳醉了,自己过来亲自照顾。

  “那就好。”

  魏阳松了口气,刘施施提醒他以后别喝那么多酒,她还没看到魏阳醉的这么厉害过。

  “不是酒,是诗。”

  魏阳有些兴奋的给刘施施分享昨晚的感觉,刘施施半懂不懂,不过倒是有些惊奇魏阳竟然背诗还背性情了。

  “我还以为你脑子里只有赚钱呢。”

  “什么话,咱也是个文艺青年来着。”

  魏阳虽然自认是个俗人,又阅历丰富,重生之后又沾染不少商人的铜臭气,但还没俗到骨子里,有时候也会被一些东西打动。

  “行了,你最文艺,你是豆瓣文艺代表,粥快凉了,吃饭吧。”

  刘施施本身也不是文艺女青年,对魏阳文艺现实与否不在乎,反而更关心他身体,昨晚喝了那么多酒,不吃饭,胃容易难受。

  魏阳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很看重,老老实实端碗喝粥,刘施施就双手捧着脸看他吃,突然想起一事。

  “对了,我还没恭喜你呢?”

  魏阳莫名其妙:“恭喜什么?”

  “今年白玉兰奖提名刚出来了,你凭借《东宫》入围视帝。”

  刘施施拿出手机,给他看了新闻,魏阳瞄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