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向上面汇报,到时候双管齐下,肯定没问题。

  “现在就是产量的问题了!”

  高玉峰突然开口。

  虽然这东西是机械厂研究出来的,但只靠机械厂一家来做,想要短时间推广可不容易。

  要是只对小麦有用也就是了,现在开始生产,明年正好有用。

  但杨小涛可是说了,对稻米、高粱、谷子什么的都有用,这就有必要尽快推广了。

  而要推广,就得上机械厂将设计图纸贡献出来,分到全国各地,唯有如此才能达到效果。

  只是这话吧,不能他们说。

  老院长也明白这点,所以没说话,但他相信杨小涛的觉悟。

  刘怀民跟杨佑宁看了一眼,随后问向杨小涛,“小涛,这脱粒机的工艺制造难不难?”

  杨小涛听了摇头,“难度跟四缸的发动机差不多。”

  “当然,一般的机械厂还是有些困难的,想要量产也需要时间!”

  “一分厂的情况咋样?产量有多少?”

  杨佑宁又问,孙国在一旁有些紧张。

  他清楚接下来的回答对一分厂非常重要。

  “厂长,我们昨天计算了下,全厂除掉其他任务后,全力投入的情况下,一天可以做三十台!”

  “三十?”

  “太少了!”

  孙国刚说完,杨佑宁便摇头不悦。

  “如果其他任务暂停呢?”

  刘怀民询问,孙国立马开口,“那可以提高三倍!”

  “一天一百台?”

  “嗯,当然,前提是材料供应及时!”

  刘怀民点头,不过还是不满意。

  见此孙国也是没法子,他们一分厂看起来人不少,但高级技工着实不多。

  比起总厂来,五级以上的工人还没总厂的七级多,就是机床也都是普通机床,好一点的也只是半自动机床,数量并不多。

  当然,再多了,也没多少人能操作。

  “我们一车间可以做,一天两百台应该没问题!”

  杨小涛开口说道,但这点产量,显然达不到老院长的标准。

  他要的是迅速铺开,大量普及。

  机械厂外快,也只能照顾四九城周围的村镇,顶多辐射周围几个省份。

  不过杨小涛并没有说完,继续说道,“这些暂时可以应付近期的需求。”

  “随后我们会上交图纸,派出工作人员,帮助更多的工厂尽快生产出来。”

  见杨小涛这样说,老院长这才欣慰的笑起来。

  “你们安排就行,我们农科院会帮着推广!”

  “当然,前期我们会下一千台的任务,还需要你们尽快帮忙完成!”

  杨小涛立马保证,“您放心,别说一千台,就是两千台,加班加点也给您做出来。”

  老院长端起杯子哈哈笑着,“一千台我还能做主,两千的话,你得找陶首长喽!”

  杨小涛立马摇头,“那算了,一千台也不少了!”

  众人笑起来,刘怀民杨佑宁几人明白,这一千台就是对机械厂发明研究做出贡献的奖励。

  再多,就得上级批准了!

  杨佑宁听了很满足了,孙国也是大喜过望。

  一千台啊,分到他们这里怎么得三百吧。

  这次,可是要打翻身仗了啊!

  时间紧急,孙国催促着赶紧上菜。

  等几人吃完饭,天已经黑下来,老院长要急着回去汇报情况,刘怀民几人也要回去商量一下。

  孙国送走几人,立马跑到会议室中,大声吆喝着开会。

  另一边,杨小涛开着装甲车准备回机械厂。

  不过刘怀民跟杨佑宁说起交给谁来生产引起了杨小涛注意。

  刘怀民的意思是跟陈老汇报情况,让陈老决定。

  杨佑宁的意思是跟陈老汇报的同时,最好跟一机部通个气。

  毕竟,吃水不忘挖井人,嫁出去的闺女也是闺女啊。

  刘怀民听了觉得也是,要是不跟黄老夏老他们说一声,估计以后面上过不去。

  两人有了主意问杨小涛的意见。

  杨小涛自然不会拒绝,“这样,咱们这回去的路上路过夏老那,也别回去打电话了,直接去得了!”

  “这个可以!”

  杨佑宁立马赞同,刘怀民也点头。

  至于这个点黄老会不会在他们不确定,但夏老肯定在。

  杨小涛踩了下油门,装甲车速度再次提高。>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