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佑宁跟陈宫几人相继离开,将舞台留给杨小涛。
掌声不停,仿佛宣泄内心的喜悦,无穷无尽。
身旁众人同样如此,就像杨小涛说的那样,他们已经在各自领域中有了建树,但这种具有重要意义的事,还真没做过。
啪啪啪
目光扫过下方众人,这些人,可都是轧钢厂的宝贝。
“同志们!”
啪啪啪
杨小涛也踱了下脚,上前,看着众人,露出平和笑容。
首先将机床的整体构造框架挑出来。
好在杨小涛先前主持过蒸汽机和拖拉机的工作,依样画葫芦,众人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杨小涛也没心情探究,这四合院的事,只要不牵扯到他,不涉及他的利益,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吧。
众人就没往这边猜测。
该死的,一定是傻柱,一定是他告诉了秦淮茹。
身后杨小涛几人快步跟上。
多年前,联盟来支援的时候,他们轧钢厂也想这为国家做贡献。
“同志们。工人同志们。”
三位工程师,一个研发科主任。
一来回来一趟去看看老人,再者过两天就是小学考试了,冉心蕊也是一批学生。
最后是机床的附属结构。
这件事,就是许大茂也不知道啊。
杨小涛掌声中结束讲话,而随着掌声的消失,轧钢厂第666项目,正式开始。
“下面,由杨小涛同志,给大家讲话!”
这还是整个研发科的技术人员帮忙的结果,当然也有杨小涛在一旁提供服务,解读讲解有关。
在冉家吃过饭,杨小涛骑车回家。
杨宁习惯性的撸了撸半袖,声音激昂,神情激动。
而当事实摆在眼前时,众人又觉得,很是合理。
心情也随着看书,慢慢平静。
这是属于大师父的骄傲,属于革命工人的觉悟。
眼下,他们也是头一次做这种事,只能按照以前的经验进行。
“我更希望,和大家一起,将这件对咱轧钢厂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事,做完,做好!”
如此梳理下来,没一份中又分出几份,多的七八份,少的一两份。
杨小涛听了点头,“可以,就按这个来。”
做机床啊!
随后杨小涛跟陈斌他们一起去了研发科,开始对图纸进行整理。
杨小涛将手上的图纸举起,厚厚一摞,众人看在眼里。
“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双手,将这台来自德意志的机床复刻出来!”
“我也希望大家相信我,信任我,并且按照我的要求去做。”
一些老人更是双目热切,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曾经的场景。
“这也是考虑到大家的工作状态,先熟练下找找感觉,再就是有些部件需要合金钢材,需要跟调度。”
“今天,也就是1964年6月6日。经我轧钢厂请求,上级批准,同意我轧钢厂,组织人员,进行机床生产任务。”
众人点头,各自离去。
“我们觉得,在人手充足的情况下,分成四组,每组负责一部分部件,这样能够加快进度。”
杨佑宁喊了一声,会场更加安静。
会议室中,一群人确实是等急了。
众人也看向杨佑宁,等待着结果。
最后经过商量,几人做出调整。
“这是西北制造二厂的机床,全部零部件的设计图纸。”
就在会场中焦躁不安的时候,会议室的大门被推开。
杨小涛点头,“这样可以,但还是那句话,精度,一定要做到设计图上标明的精度。”
或许,这件事完成后,对他们的人生也是一抹浓重的色彩。
“从今天起,我红星轧钢厂,第一个代号任务,出现了!”
等按照杨小涛的需要,分好结束时,天色已经黑下来。
杨佑宁在前,杨小涛等人在后。
杨佑宁伸手,下方众人再次安静。
而在广播室中,宣传主任拿着刚刚记录下的信息,快步走到于海棠面前,神情激动。
“这是所有的图纸,我希望四位带着技术人员审查一番,然后将其分成四个模块,具体如何分,按照什么分,你们自己决定。”
下方有些打盹的大师傅们听到杨小涛的名字,立马抖擞起来,很是给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