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的,也对几项内容提出了质疑和修改意见。

  娄姐是跟着他上来的,站在一旁听着叔伯们谈论这个,知道这份方案就是她未来执行的标准。

  甚至祖辈经营钱庄行业的祁叔叔已经在负责撰写银行的管理架构和运营模式了。

  其他人也都是各自负责一块,带着家里的后辈和晚辈们一起编写。

  他们是不大理解当家人为何要做这个的,只当是留给他们的作业,或者是锻炼他们的技能。

  李学武看见的就有银行、运输、建筑、商贸、工业等等行业的项目计划书,以及公司管理运用的规划书。

  这些东西不能说是成功的秘诀,也不能说是打开金钱世界的大门,只能说是一种参考,一种辅助。

  娄姐去港城打拼,需要有人辅助,需要有人帮忙,李学武能提供给她的支持有很多,但也很少。

  钱给的很多,人给很少,计划给的很多,支持的力量很少。

  如果不是李学武今天告诉她还有调查部能帮她,她都没想过怎么去管理一个港口,怎么去运营一座码头。

  当大家讨论的时候,娄姐也是会参与进来,大家也会认真地给她说这里面的道理。

  毕竟她是执行者,所有的计划都是围绕她来设计和建设的,就是要让她明白,让她懂这些计划怎么做,怎么让人按照计划去做。

  如果不是李学武指定了娄晓娥,如果不是娄父就这么一个能用起来的闺女,如果不是大家的情况都很复杂,他们也不至于把所有的责任都压在一个女人身上了。

  娄家对这个闺女根本就没有当经商的人才来培养,所以现在他们教的也是很累。

  好在娄姐从小耳濡目染,还是很有经商的头脑和才华的,跟着叔叔伯伯学的也是很努力。

  同时跟着她父亲在俱乐部实践工作,推演计划,比李学武看见的要努力的多。

  如果不是看她这么认真的模样,其他几家都有心问问李学武还想不想要个外室了。

  如果能获得了李学武的信任,他们的孩子随便拿出来一个也是能比娄姐强好多的。

  在楼上开了好长一段时间的讨论会,老同志们身体都不大好,坚持不住这么长时间的劳累,会议赶在晚饭前散了。

  晚饭是李学武请的,还是那个厅,请了这老几位吃的晚饭。

  饭桌上就没再说这些事情,而是说起了以前的事。

  这些人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直感慨世事无常,风云变换,一代人掀翻一代人呢。

  李学武在饭桌上很安静,问到他了也就说那么一两句,主要还是听着几位前辈谈以前经商的事。

  这几家里就没有善茬,狠的都有干杀人放火那种生意的。

  时代嘛,总是吃人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