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一百二十一章 你不是在证明数学猜想,而是在做简单的数学题!(3/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妙了,天才的想法!”邱成文做了一句点评,随后他就找来一个负责人,让他发布一下数学科学中心,认可了王浩对196的反例证明。

  对于任何数学论证来说,领域内有影响力机构的认可,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因为很多数学的证明晦涩难懂,甚至专业的数学家都很难理解,证明过程是否正确就需要靠领域内专业机构的评估了。

  哪怕是王浩发布的反例证明,也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看得懂的,必须具备高深数学领域的知识基础。

  这一点就能刷下99.9%以上的人。

  这还仅仅是不牵扯复杂内容的证明。

  数学界说起复杂的论证,很有名的是鹰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对于费马猜想的证明,证明过程总共有一百多页,需要六个评审针对每一部分进行审核。

  最初安德鲁-怀尔斯发布成果的时候,在著名的牛顿研究院就做了三次报告,但证明过程依旧没有得到确认。

  那么如何判定这种复杂的证明正确与否呢?

  这只能靠机构评判。

  在国际上来说,最顶尖的数学机构中,包括克雷研究所、牛顿研究院,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等等,某个证明只要得到两个或以上的机构认可,基本就可以确认是正确的。

  哪怕证明过程是不正确的,也没有人再会去否定,除非有一天真正有人去指出错误所在。

  水木大学数学科学中心,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们发布确认王浩证明是正确的,放在国际上也是有一定权威性的。

  国内来说,就更有权威性了。

  水木大学数学科学中心发布了公告以后,就有更多的专业数学家得到了消息,马上去查看王浩发布在博客上的论文。

  当一篇博客论文受到如此多关注的时候,博客的查看数量就会大幅的增长,也会引起舆论热议。

  很快。

  网络热搜中多了一条‘王浩否证回文数猜想’的消息。

  多数网友即便是看不懂内容,也无法阻止他们做出评论的热情,“这才是大神啊!否证明了一个数学猜想,竟然只是小研究。”

  “别人发博客都是谈谈心情,聊聊生活,谈一下社会事件,王浩教授直接把数学论文发上来,把博客当成了学术期刊……”

  “今天真的是涨知识了,多知道了一个数学猜想,而且还是错误的,希望这个知识能帮助我数学考满分!”

  数学界的学者们,都觉得王浩把研究发在网络上有些太浪费了。

  如果换做的是他们,最少也会在会议上发表,也能增加一下名气,要么也是投一下数学期刊,甚至是顶级数学期刊。

  好多学者都是这么想的,也包括西海大学的数学教授们。

  比如,周清源。

  周清源是很关心王浩的,知道了消息以后干脆直接找过来,“你这个新成果不打算发表论文吗?能够得上顶刊水准了吧?”

  “很难吧?”

  王浩道,“这种小证明只有两页内容,直接发表出来就可以了,而且在网络上发表,应该不影响期刊发表,如果有期刊感兴趣,我也可以发表过去。”

  周清源注意到王浩很不在意的样子,不由的扯了扯嘴角,他也研究了论文的内容,发现核心确实只有一个巧妙的极限变换。

  但是,成果斐然啊!

  虽然只是一个巧妙的极限变换,可确实是否证了回文数猜想啊?

  不过王浩已经发表在了博客上,并且也说明不会拒绝再把论文发在期刊杂志上,他倒是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等周清源离开了以后,王浩就继续闷头做研究,他扫了一眼系统任务上显示的灵感值,不由得感到有些郁闷。

  【任务三】

  【灵感值:94点。】

  他只是运用了研究的一些小想法,证明了196的反例否证回文数猜想,而这个研究只是让灵感值增长了两点而已。

  王浩的目标是完成整个数学方法的研究。

  这个数学方法直接应用就是证明角谷猜想,毫无疑问的是,相对于回文数猜想来说,角谷猜想才是真正的大成果。

  当他继续努力做研究的时候,却总是发现无法证明角谷猜想,缺失的就只是临门一脚的灵感。

  “难道只能等课了?”王浩稍稍感觉有些郁闷,因为他最快的课程也是在下一周。

  感觉,等不了啊!

  “要不,研究一下其他相关内容?”王浩思考着,找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数字问题,然后就开始慢慢做起了研究。

  这是在中午。

  张志强吃过午饭以后,回到办公室就看到王浩正在闷头的研究,好奇的问道,“这次是什么研究?你不是刚否-->>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