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水平,只需要听一下内容就知道进展了。他对于邱会安的进度也很满意。但是,只差一步,还是要差很多的,好多研究都是差最后一步,就是迟迟的迈不过去,甚至最后只能放弃掉。“如果你能靠自己迈过这一步,对你个人的发展,还有以后的研究,都是非常有意义的。”王浩很认真的说道。邱会安听的精神振奋,他也非常期待自己能够完成研究。之后王浩又关注了丁志强。他把丁志强叫到了办公室,问起了最近的学习进度,随后很惊讶的发现,丁志强竟然自学了代数几何?他不动声色的问了一下,就发现丁志强学的还很稳固。王浩的眼中顿时满是赞赏,同时也不由得得意于自己的眼光。丁志强,确实是个天才啊!天才,又很努力,就已经具备了成功的基础!另一边。研究生的工作间里,海伦、陈蒙檬、许杰以及邱会安凑在了一起。海伦正给其他三人做着复杂的数学讲解,“你们来看这几个基础数据。”“这是实验过程中提取到的数据,我们来根据每一项数据构建图表。”她在白板上花了几个图表,“通过这几个图表,对于每一个参数进行分别的运算……”她开始了计算。在完成一系列计算后,才继续道,“来看这几个数值,进行对比,再综合取平均数……”“最终得到的数字是81。”许杰惊讶的咧咧嘴,“所以你分析出丁志强的智商是81?”“81,不及格吧?他是傻子吗?”海伦很认真的说道,“这是一个及格的数字,而且可以评价为‘优秀’。”“优秀?”“那你觉得我……”许杰刚想指自己,后来干脆就指着邱会安问道,“丁志强才81,邱会安多少?”“高于87。”海伦很确定的给出一个数字。“陈蒙檬呢?”“79。”“比丁志强还低?”许杰小声对陈蒙檬说道,“我觉得海伦是在骂你,但我不敢说。”陈蒙檬揉了揉眼睛,觉得在许杰和海伦之间,还是要选择站海伦。毕竟,她们都是女生。但是海伦说她智商只有79,确实很让人不爽,她还是问道,“海伦,你是什么判断标准?那你自己多少?”“一百。”“只有一百?”海伦点头认真道,“一百是最高数值。实际上,我自己研究的一种新的定义,我认为国际通用的智商定义没有任何意义,那只是一种虚假的测定方法。”“所以我给出了新的定义方法,也就是对比的方法。”“在这个方法中,我和王老师就是对比对象,我们的智商设定都是一百点满值。”“……”“……”其他三个人都听的愣住了。他们对于海伦把自己定义成一百,还是感觉非常的怪异,但想到王浩老师也只有一百,而他们能达到八十上下,确实已经不低了。这样一想就舒服多了。许杰也来了兴趣,他指着自己问道,“我呢?我是多少?你说了陈蒙檬,说了邱会安,还没说我啊?”“你……?”海伦支着下巴盯着许杰,明显是陷入一种深度思考。等了好半天,才见她说了一句,“这是个问题。”她忽然走到自己的写字桌,从里面拿出一份论文,递给许杰说道,“要不这样,我们重新测一下?”许杰有点想揍人了。他深吸了一口气,嘴里不断念叨着‘不生气’、‘不生气’、‘不和小女计较’、‘我的智商也是一百’。……在实验室轻松的气氛下,王浩度过了平静的一个月。他只是指导一下学生,抽时间讲一下课,偶尔去物理实验室,也只是过去关心一下其他人对实验的总结。很快。时间来到了十一月初,《自然-物理》杂志刊登了一篇十三页的论文,论文只是一个标题,就吸引了物理界的所有眼球--《超导定律与临界常数》。“超导定律?”“临界常数?”大部分物理界外的人士,看到论文标题也觉得不感冒,但物理业内就不一样了,他们意识到肯定是个重磅研究,马上就翻看了论文,然后就看到了论文第一作者。西海大学,物理实验室,王浩。最年轻的菲尔兹得主?在打开了论文之后,第一页就看到了评审查尔斯-凯恩的点评,“这是超导现象发现百年来的最大进展!它会让‘拓扑物理’走向辉煌,并掀起全球性超导研究的热潮!”两句带有感叹号的点评,吸引了无数物理人士的注意,随后马上看起了论文,然后他们就知道为什么查尔斯-凯恩会那样说了。超导定律,计算元素超导临界温度!这是什么样的成果?百年前,超导现象发现以来,超导的理论机制研究和超导应用技术研究,一直处在似乎无关的分割状态。从五十年代的bcs理论,到八十年代的超导拓扑相变理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超导理论研究,都无法给予超导应用技术直接支持。超导应用技术的研究,依靠的还是‘实验测试’,而不是依靠基础理论研究支持。比如,金属铌。铌的超导临界温度为9.25k,达到了单质金属临界温度最高点。在发现铌的高临界温度后,物理学家们就开始不断测定含有铌的化合物,就得到了一系列临界温度更高的材料。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理论支持的参与,完全是通过‘碰运气’实验进行的。这就是理论和应用的分离。在超导理论上投入大量的研究,结果理论发展跟不上应用,做研究还是要‘靠运气’,也是超导技术难以有突破进展的重要原因。现在的‘超导定律’,则是把理论和应用直接联系在一起。依靠理论,计算元素超导临界温度。那么以此就能展开后续研究,去以理论计算其他化合物、有机分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