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二百一十九章 科学家就是这么大公无私,就是这么乐于助人!(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础,接下来他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和考切尔—比尔卡尔不断进行邮件交流。

  邮件交流有个好处,就是工作时间看到消息,有时间就回复一下,不会太过于打扰,尤其他们谈的是学术问题,往往一个问题不能第一时间想到,也很难进行直接的对话。

  在邮件的相互交流中,王浩也感觉收获很多。

  他明确了研发的主方向。

  建立任务——

  【任务二】

  【研究项目名称:构建单方向的半拓扑体系。】

  【灵感值:0.】

  ....

  水木大学。

  考切尔—比尔卡尔给学生上完了课,回到办公室的路上正好碰到了邱成文,他们就一起说了几句话。

  邱成文说起了王浩最新的成果,感叹道,“王浩实在是太让人惊讶了,我完全没有想到,他去做物理的研究,结果竟然研究出了一个超导定律。”

  “当时看数学家大会,他作报告的时候,还以为他会以这个方向去慢慢探索电磁力的问题,结果出了这么一个成果,估计能拿诺贝尔物理学奖吧?”

  “菲尔兹加诺贝尔,他也成史上第一人了。”

  邱成文的话语中满是感慨。

  比尔卡尔感兴趣的说道,“王浩确实是一个天才,他最近在研究以代数几何为基础,去构建新的拓扑体系。”

  他不充了一句,“这个研究可能和他的王氏几何有关。”

  “你怎么知道的?”邱成文有些惊讶的问道。

  比尔卡尔笑道,“最近我一直在和王浩用邮件联系,他问了我很多高维度双向几何方面的问题。”

  “哦?”

  比尔卡尔继续道,“他还说过一阵子要来首都,和我当面交流,并希望和我共同进行研究,我对这项研究很期待。”

  邱成文听罢点了点头,他思考着正准备走开,忽然想到了离开的林伯涵。

  林伯涵是和王浩一起做拓扑相关的研究,王氏几何的论文上还有林伯涵的名字,他选择去西海大学可以说是正确无比。

  现在换成了考切尔—比尔卡尔.......

  比尔卡尔是菲尔兹得主,代数几何的超级专家,肯定不是林伯涵能相比的,但对方可是王浩啊!

  邱成文的心脏一颤,忽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

  凝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

  有关交流重力研究的技术交换谈判一直在持续着,谈判的双方都有自己的需求,同时,也互相不信任。

  这就是矛盾的地方。

  阿迈瑞肯团队的需求,就是希望能够得到超导理论机制研发和交流重力实验有关的部分,换句话说,他们想知道怎么做后续研究。

  国内团队的需求就是想得到提升交流重力强度有关的技术。

  在交流重力的研究上,阿拉莫斯实验室进行了很多年,也肯定投入了大量的经费,他们的主方向是交流重力强度,自然在这方面有着很高的技术水平。

  王浩也希望得到阿拉莫斯实验室提升交流重力强度的技术。

  交流重力实验才是根本。

  其实他和菲利普—罗雷尔的判断类似,都认为反重力强度肯定有一个极值,但他不认为会是百分之四十,而是要高的多。

  如果相关的研究能够达到极值,那么最少在交流重力场强度研究上,就已经走到了顶峰。

  当然了。

  即便是能够研究到极致的水平,交流重力技术依旧没有应用的可能。

  这样技术想要实现应用,前提必须是超导技术大规模普及,否则光是成本一项,就根本是不能接受的。

  不过,有了交流重力的研究做基础,在继续去研究超导技术,相对就容易了许多。国内团队想要技术。

  阿迈瑞肯的团队想要理论,想知道怎么去结合实验进行后续研究。

  如果换做是互信的对手,双方肯定能够就快速达成一致,但正是因为双方的不互信,根本不会亮出自己的底牌,结果谈判迟迟没有进展。

  国内团队的代表针对争议问题,直接去咨询了王浩。

  王浩给出的答案是,“理论,再包括实验方法都可以给,最好是能直接公开,但是技术不行。”

  换句话说,给阿迈瑞肯实验方法没有问题,甚至是向全世界公开都没有问题。这主要是因为靠自己不可能完成研究。

  如果不把相关的实验方法公开出去,就等于自己继续闷头做研究,交流重力的技术可能会有提升,但超导方向的研究肯定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