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二百二十四章 这些内容放在一起,脑子不会炸掉吗?(3/5)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的工作。“

  记者明显不理解数学的美,他赶紧转了个话题,“能谈谈反重力和超导研究吗这是现在最流行的内容。“

  ”比如呢?”

  ”比如,反重力,很多人都关心反重力技术,什么时候能够应用”

  王浩摇头道,“反重力,暂时还属于未来科技,这个技术现在很不完善,我们只能通过实验,来制造反重力空间,但每一次实验的花费都是非常高的,而且实现反重力的时间很短暂。”

  “我认为反重力想要实现应用,前提是超导技术实现大规模应用。“

  记者继续问道,“那么超导技术,什么时候能实现大规模应用呢”

  王浩道,“超导想要实现大规模应用,还是要在技术方向有突破,比如,很直接的,制造更高温的超导材料。”

  ”超导这项技术,超导材料的临界温度直接相关,临界温度每提升十度,技术应用范围都会呈指数型上升。”

  “我一直在做相关的理论研究。“

  ”希望能通过理论支持技术的提升,也希望能够尽快的,让技术有更大的突破……”

  ……

  颁奖终于全部结束了。

  王浩并没有离开首都,而是在第二天去了水木大学找到了比尔卡尔。

  和比尔卡尔去西海大学一样,王浩也是直接去了水木大学,他是和比尔卡尔一起走进大学的,他们一边说着一边走着。

  王浩带了一顶帽子,并没有被几个人认出来,但是认出来的人还是惊呼了一声,好在没有直接打扰。

  王浩和比尔卡尔去了一个办公楼,他们到办公室谈起了最近一段时间的研究。

  “我的研究陷入了瓶颈。“

  王浩首先说道,“我一直在想,怎么样才能继续,我需要找到下一步的灵感方向。”

  比尔卡尔顿时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我也一样。自从回到这里,我就再也没有什么想法,也不知道为什么,和你一起讨论问题的时候,我总是感觉有很多的想法。”

  他用那种非常迫切的眼神看着王浩。

  王浩被看的浑身发冷,好在他知道比尔卡尔是有家庭的,他问道,“我只知道你在做极小模型纲领的研究,能具体说说吗”

  比尔卡尔点头道,“我是在研究一个极小模型纲领的奇点问题……”

  他详细说了起来。

  比尔卡尔的研究领域是双有理几何,特别注重其中的理论研究以及奇点问题。

  当真正说起相关研究的时候,王浩都感觉有些跟不上节奏,他对于代数几何也有研究,但并没有研究过这么深入的问题。

  数学,范围太博大了。

  代数几何一个学科,就足够一个人研究一辈子了。

  其实从比尔卡尔擅长的领域,就能够窥探出数学有多么广博,代数几何包含了双有理几何,双有理几何有个重要领域叫做极小模型纲领。

  极小模型纲领中,有一个问题叫做Borisov-Alexeev-Borisov猜想。

  比尔卡尔用130页的论文,证明了Borisov-Alexeev-Borisov猜想,也即证明了“一类有奇点的Fano代数簇的有界性“。

  然后他获得了菲尔兹奖。

  所以单单是极小模型纲领,就够顶级天才研究一辈子,扩大到双有理几何范围就更大,不知道有多少数学家都在这个领域探索。

  再扩大到代数几何,有好几个数学家,都是依靠代数几何的研究获得了菲尔兹奖。

  王浩可没有精力去研究极小模型纲领,他自己的研究都做不完,听着比尔卡尔的讲解,有些内容都感觉跟不上理解。

  代数几何并不是他擅长的领域,也只是他希望提升知识广度的一个领域。

  他擅长的是数论和偏微分方程。

  如果想要精通代数几何,即便是依靠讲课、做研究,最少要耗费好几年的时间。

  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上,他暂时不感兴趣。

  现在研究代数几何,对他来说,只是完成半拓扑理论的手段而已。

  当两人正说着的时候,邱成文忽然找了过来,他急急忙忙的进了办公室,还一边说着,“王浩,你来的真是太突然了,如果不是其他人说,我都不知道。”

  他接着说了句,“恭喜你拿到自然科学特等奖!“

  “谢谢!”

  王浩和邱成文寒暄了几句。

  邱城文坐下来才长呼一口气,他听到王浩来找比尔卡尔,心里非常的担心。

  他已经七十多岁了。

  过去的十几年-->>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