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对于数学的理解,他对于自己的感觉也是很有信心的。
在一项全新的研究中,某些时候,感觉是非常重要的。像是丁志强....
王浩扫了一眼正投入到思考中的丁志强,不由满意的点了点头,他马上沉下心思,继续投入到对最小对节点函数的解析中。
丁志强之所
以没有对于最小对接点函数进行解析,主要还是因为难度。
这个函数实在太复杂了。
作为一个类似于偏微分方程的函数,想要进行解析、转换,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绝大部分类似函数都是不可能解析的。
如果是通过拆分进行代数几何分析,再联系在一起也非常的困难,他们一起研究了两天,都没有任何的进展。
整个过程中,带来的灵感值也聊聊无几,也只有可怜的1」点。
王浩觉得应该找个代数几何专家,他马上想到了卡切尔—比尔卡尔,就直接打电话过去。
现在的卡切尔—比尔卡尔,已经不是纯粹的学者了,依靠对于超导半拓扑理论的深入研究,他被超导工业材料公司聘为技术部特别顾问。
这个职位带来了很高的收入,准确的说,年薪轻松过千万。
比尔卡尔快要五十岁了,拿到了高薪再加上工作轻松,有时间就会和妻子一起去度假。
此时,比尔卡尔正在海滩上晒太阳,妻子则在帮忙抹防晒霜,他发现来电的是王浩,朝着妻子做了个嘘的手势,坐起来开口道,
王浩笑着和比尔卡尔寒暄了几句,随后就进入到了正题,
王浩简单的做了解释。
比尔卡尔边听边思考着,开口问道,
比尔卡尔犹豫了一下,说道,
王浩从比尔卡尔的语气中,听出了对方似乎不怎么感兴趣。
事实也是如此。
如果是王浩发起的研究,比尔卡尔肯定会感兴趣,但丁志强的想法......他从来不觉得丁志强是什么超级天才,最多只是个有天赋的年轻人。
仅此而已。
数学领域,优秀的年轻人实在太多了,他本身就是超级天才,或者说,能获得菲尔兹奖的数学家,年轻时都是超级天才。
丁志强再天才,也赶不上他年轻的时候。
他听到王浩说起的内容,也确实没什么兴趣,再听到说是丁志强的想法,就更加没兴趣了。
王浩没有能找来比尔卡尔,倒是下定决心就和丁志强、邱会安一起研究了。
虽然他并不精通代数几何,但基础肯定是有的,只是没有进行过特别的研究,丁志强的水平也绝对不差,甚至可以说相当高了,再加上邱会安能在数论方面提供支持,完成研究也足够了。
另外,他也觉得应该给学者机会。
如果是比尔卡尔参与研究,肯定会彻底掩盖掉丁志强。这个想法本身属于丁志强,等最终有了成果以后,即便是丁志强的贡献大,把比尔卡尔的名字列上去,学界也肯定认为,是比尔卡尔帮助完成的研究。
有名气的学者,对于年轻学者,会具有很大的压制作用。最终王浩还是下定了决定,不再去找其他人参与,就和两个学生一起研究。
三人全新投入到研究中,可以用废寝忘食来形容,就连吃饭大多都是在办公室解决。
陈蒙檬是王浩的助理,自然负责照顾三人的生活,
她对于研究也很好奇,也小声问向丁志强,
丁志强问道。
陈蒙檬赶紧摇头,她确实没兴趣。
现在陈蒙檬的工作是担任王浩的助理,挂着副教授的职位做一些普通研究就可以了。
实际上,她不是那种非常上进的性格,否则也不会为了生活的安逸回西海读研了。
她觉得能和海伦一起,完成《强湮灭力》的基础研究,就是自己学术生涯的巅峰了。
如果是和理论物理相关的内容,或许还会一点兴趣,超高难度再加上跨学科,根本是一点点兴趣都没有,即便是加入研究也帮不上什么忙。
陈蒙檬拿起了一张A4纸,看着上面眼花缭乱的数学符号,赶紧摇头重新放好,轻笑着用手拍了下丁志强的脑袋,
丁志强用力吃几口东西,轻轻点头。
看着陈蒙檬推门走了出去,他凝着眉头仔细想想,忽然感觉有点不对劲,刚才学姐拍着自己的脑袋喊小丁'....
怎么有种被侮辱的感觉呢?
丁志强很少这么努力。
准确的说,原来的努力都是被逼出来的,不情愿不得不做的,而现在是发自内心的去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