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第四百七十六章 早死的李隆基,才是个好皇帝(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为了维持自己的奢侈生活,李隆基愈发重用那些能够为他搞钱的权臣与宦官,反过来又让朝政愈发腐烂。

  这些权臣与宦官们各自拉帮结派,结党营私打击异己,不断的提拔亲族安插同党,还有极为可怕的买爵鬻官现象。

  越来越多恶人大权在握,逐渐形成了一股横行天下,互相辅左支持的大地主大官僚阶级。

  在农业时代里,土地是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有钱有势的时候,自然是要想尽一切办法的搞土地兼并。

  大家都知道,在权势的面前,普通百姓根本无力抵抗。

  均田制就此彻底崩溃,良家子们已然无法负担府兵制的要求。

  可大唐却是战争不断,良家子们依旧是被要求负担沉重的兵役。

  等到这些边军身心俱疲的回到家里,发现自己家中已然无立锥之地,家人亲族备受迫害下场凄惨。

  在这种情况下之下,数十万大唐边军愿意跟着安禄山去造反,那也就属于理所当然之事。

  历史上的香积寺之战之所以打的如此惨烈,叛军之所以意志坚定到几乎全体阵亡也要死战不退,远远超出了冷兵器时代战场上所能够承受的伤亡极限,唯一的原因就是他们知道打输了

  的话,他们的家人亲族还要过着备受欺压,喊冤无门,身无立锥之地的悲惨日子。

  哪怕没有了安禄山,也会有张三李四出来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

  大唐的矛盾已然激烈到必须要进行一场残酷的厮杀来重铸国家的程度,哪怕边军不反百姓们也会反。

  而安史之乱导致了大量的人口损失,尤其是那些在全国各地横行霸道的恶徒们几乎被举族尽屠,空出了大量的土地,反倒是缓解了之前的尖锐矛盾。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

  所有的事情的根源,追朔到头还是在李隆基的身上。

  若不是他奢侈无度导致国家破产,就不会重用宦官奸臣压榨百姓搜刮钱财。

  若无宦官奸臣导致天下沸腾,也不会有作为唐军主力的良家子主动当叛军。

  若是唐军精锐不是消耗在了内耗之中,也不会有丢失西域,藩镇做大直到亡国的惨状。

  “为了天下百姓。”

  李云泽终于闭上眼睛休息“你还是早点住进泰陵去吧。”

  迎娶杨玉环月余之后,李云泽终于开始行动起来。

  他出府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拜访武惠妃。

  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孙女,同样是武家女很有手腕,将李隆基迷的不行。

  她之前有过两个儿子,可夏悼王李一与怀哀王李敏都是早夭,现在成年的儿子只剩下了李琩。

  历朝历代后宫妃嫔,但凡是有儿子的,都会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想要把自己儿子给推上皇位。

  这一点上,武惠妃自然也不例外。

  李云泽带着杨玉环来拜访,武惠妃非常高兴,拉着杨玉环嘘寒问暖对其非常满意。

  稍事歇息,宫女带着杨玉环去更衣,武惠妃看向了李云泽询问“十八郎,你这王妃可还满意?”

  “自是满意。”

  “既是满意,那就要努力耕耘,早日让阿娘抱上孙子。”

  “现在还不是时候。”李云泽神色一正,压低了些声音“现在最重要的,是坐上太子之位!”

  武惠妃神色愕然的看着他。

  以往提及这个话题,十八郎总是害羞腼腆不敢多言,甚至还显得畏惧怕卷入国本之争。

  可今天这是怎么了,突然转性了...

  不过这是好事情。

  武惠妃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好,吾儿有此雄心壮志,阿娘自然会助你一臂之力!”

  “今天高兴,你们夫妇留下来好生陪阿娘喝几杯。”

  听闻这话,李云泽却是干脆摇头“不行,现在就要走。”

  “为何如此匆忙?”武惠妃对此很是不解。

  李云泽不好说,留下来容易被那个老色批给看着,只能是寻个借口“府中约了人,要培植势力。”

  “好,好。”

  身为武家女的武惠妃连连点头,对于李云泽的上进非常满意“阿娘这里有些财货,你且带回去。记住了,想要笼络人心就要出手大方,万万不可吝啬财货。只要能够登上大位,财货这

  等东西那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对于李琩来说,他最大的优势就是有一个出色的母亲。

  可惜原本历史之中,他不懂得珍惜,等到武惠妃病逝后更是连老婆都护不住。<-->>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