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佑明》 第六百五十三章 戚继光做首辅后,武臣的反应(3/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光做了首辅这件事,主要是这样的话,杨勋这些会知道大明接下来会继续加强对外扩张。

  砰砰!

  砰砰!

  “谁在放铳!”

  而就在张位与马承光聊天时,外面就突然传起了火铳,惊得张位忙问了一句。

  杨勋反应很快,指着城外冒白烟的地方就道:“藩臣这就去问问。”

  但没多久,杨勋就回来禀告说:“阁老,请恕藩臣无法管,放铳是喝醉酒的上国商民,他们在放铳。”

  “这我也没法管,他们没在我们兵站内。”

  马承光回道。

  张位听后道:“也罢!不必去管了,只是本朝子民实在太骄,这样是会令藩邦生怨的。”

  “我们不敢。”

  “只是请阁老明鉴,我们殿下对大明一直是忠心耿耿,愿为天子走犬,任其驱使,而只望留其国祚,使其节度八道,而比朝廷直接归流合适,毕竟这里番民本贱,自大无耻,不便统治,只该为上国之奴,若为上国之民,反会滋生不臣之心。”

  杨勋这时忙回道。

  张位则点了点头,笑道:“观察放心。”

  “多谢阁老!”

  而张位却在晚间歇息时,在给朱翊钧的密奏里,直接奏道:“臣谨奏陛下,朝鲜李氏视百姓为奴,国多贪吏,且媚外欺内,骄纵得我中国之民于此目无法纪,故臣认为宜灭其国,宜安其民,免其国内受难之民与有良知之士迁怒于我中国。”

  张位写了这封密奏,就去了汉城,而后再去了釜山,并由釜山坐船去了东瀛。

  朱翊钧这里在收到张位的密奏后,就在侍御司后与戚继光等执政公卿议起此事来,而问道:

  “张位的事,你们怎么看?”

  “启奏陛下,臣认为朝鲜宜徐徐图之,只要李氏君臣肯配合,我们不必先灭其国,而使其国不只士民怀怨,国王世家也不满,而应依旧利用其党争内斗,谁愿为我大明做事就扶持其国一党士大夫。”

  戚继光这时奏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

  接着,戚继光又言道:“眼下当注意的是倭人德川氏,此人自立幕府,有称霸倭岛、独占贸易之野心,朝廷宜讨之,逼各臣服德川氏、欲助德川氏,使倭岛独立的大名只能承认我大明所立的足利幕府!”

  “臣附议,自古征伐需名正言顺才可,为的是不因伐国毁道,故用兵可诡,但宣战需正大光明,如今李氏恭顺,虐民完全可推诿于贪官劣绅,不能征也!而德川氏擅立幕府,已坏本朝礼法,可谓出师有名,当先灭德川氏。”

  王锡爵这时说道。

  李成梁也跟着道:“没错,臣亦附议,只要先使倭岛为我大明新辟汉土,朝鲜就不过是瓮中之鳖,不必忧虑。”

  一时,所有公卿皆无异议。

  “准奏!”

  “先收拾德川氏。”

  朱翊钧因此同意了戚继光的提议。

  戚继光拱手称是。

  于是,大明就这么确定了先收拾德川氏的方略。

  不过,如何收拾德川氏,对于刚任首辅的戚继光而言,他还需要和几位公卿同僚认真商议。

  自朱翊钧任命戚继光为首辅后,对于武臣们而言,算是一个强有力的信号。

  许多想进步将领更加崇尚建功立业,因为这意味着只要立下赫赫战功,不仅仅是封侯,还能掌权理政治国。

  当然,对于不想进步只想过安稳日子的武臣们而言,这倒没什么吸引力。

  但无论如何,这的确刺激了许多武勋。

  李成梁就因此在朝堂上更加积极地表现起来,议政时不但积极发言,还对自己家中次子李如柏说:

  “把家里的产业都变卖了,响应元辅号召,以后我们不经商,只投钱买国家的认购劵,与国同休。”

  “父亲,真的吗,我们已经在辽东让了朝廷利,不再走私,老老实实交商税,如今连生意也不做了,那家丁还怎么养得起?”

  李如柏问道。

  李成梁瞅了李如柏一眼:“你大哥虽然质蠢,但好歹有颗赤胆忠心,你怎么连你大哥还不如如此短见?不肯为国家为家族未来牺牲这些身外之物!”

  “你知不知道,现在朝鲜驻的是谁的兵,蓟州驻的是谁的兵,谁又是元辅管着国库与兵械?我们不变卖,难道还要等元辅奏请朝廷派锦衣卫来抄啊?”

  说着,李成梁就道:“赶紧变卖,那些家丁都放出府,让他们自己应征入伍,然后给你爹换个枢密使当,蓟国公现在还兼着枢密使的差事,军政都干了,也不向陛下请辞枢密使一职,摆明是看我们李家表现。我们李家表现的好,你爹我没准将来也能当首辅。”

  “真的吗?”

  李如-->>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