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四十八章 遗留问题之三(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余。

  邵树德估摸着他现在能稳固控制的,可能不足十万人口。即便算上今年掳掠到的众多奴隶,大概也就十多万人的样子,以游牧为主,耕作为辅,核心在八剌沙衮。

  其二是热海突厥。

  这股势力甚至比奥古尔恰克还要强大,大概有二十余万人的样子,耕牧皆有。

  其三便是邵树德的长子赵王邵嗣武了。

  今年他抢了不少战利品,大概有四万多波斯、突厥、粟特奴隶,其中还有很多工匠。

  他的核心武力是天武军一万多将士。

  这股势力看似实力最弱,但在邵树德支持下,发展速度会非常快。

  邵树德听过长子的汇报,他打算实行府兵制,在伊丽河谷且牧且耕。

  按照最新报上来的规划,欲置八县。

  邵树德看完后,亲赐县名:伊丽、弓月、惠远、绥定、承化、昭苏、拱宸、春济。

  伊丽县就是今伊宁市。

  弓月县在今伊宁县北。

  惠远县在后世霍城县。

  绥定县在今哈萨克斯坦扎尔肯特附近。

  承化县在巴尔套海一带,位于今哈萨克斯坦奇利克附近,古代曾为月氏人的牧场,水草丰美,后世在此修建水渠往阿拉木图输水。

  昭苏县就是今昭苏县。

  拱宸县位于后世哈萨克斯坦克根镇一带。克根河穿越此地,汇入伊犁河支流恰伦河,河床非常宽阔、平坦,河道蜿蜒,水波粼粼,两岸草木茂盛,牛羊肥美,后世出土过大量匈奴墓葬。

  春济县即后世哈萨克斯坦的春贾,位于察林河流域,清代曾设哨卡,驻扎索伦兵。

  这八个县,也分职能。

  其中,伊丽、弓月、惠远、昭苏、绥定五县将安置全部府兵及其部曲,一县三千人,农牧并举,以农耕为主。

  承化、拱宸、春济三县地处河谷西半部分的门户附近,将作为牧场存在,是后方农业区的缓冲地带。

  整个伊丽河谷八县如果好好经营的话,是可以养活数十万人口的,又背靠大国,就有立身之基了。

  这三股势力合流,在大夏的居中策应甚至直接出兵相助之下,当可作为安西道的西北侧缓冲区。

  邵树德在费尔干纳盆地收编的突厥、样磨部落,将作为西南侧缓冲区——最近他们被波斯狠狠打击了一番,跑路到北边的山里了。

  “不知大夏可会直接出兵?”摆正了心态之后,奥古尔恰克又豁出去了,直接问道。

  当初在疏勒的时候,他下不了决心对侄子动手,犹犹豫豫,瞻前顾后。但在侄子抢先动手后,他又十分果断,最终逃出生天,跑回八剌沙衮,重新召集旧部。

  而在此时,他一开始也有些不愿彻底投靠大夏,还保留着一丝可笑的自尊。但在下定决心后,又果决无比,立刻为将来之事考虑了起来。

  “自然。”邵树德说道。

  阿迭氏的两个女儿端着葡萄酒、点心走了过来。

  邵树德将她们搂入怀中,道:“为何不与你叔祖、堂叔打招呼?”

  俩女孩的脸有些红,眼神有点躲闪,但还是一齐行礼,叫了人。

  奥古尔恰克、敦欲父子有些尴尬,下意识摸了摸兜,拿出一些小礼物,送给侄孙女、侄女。

  二女道完谢后,在一旁斟酒。

  邵树德的目光则转向外间。

  龟兹城外的雪地里,一个临时集市已经开办了起来。

  下雪之前,热海突厥带了大量奴隶来到此间,与中原来的商徒做买卖。

  在金钱的刺激下,大伙不惧寒冷,口沫横飞,讨价还价。

  中原商徒对一个个奴隶评头论足,嫌这嫌那。

  突厥人对他们带来的商品挑三拣四,又爱又恨——中原的商品好是好,就是太贵了。

  奥古尔恰克父子抵达龟兹的时候,也带了相当数量的奴隶,这会加入市场,极大冲击了价格,惹得突厥人对其怒目相视。

  前唐之时,中原的富贵人家就喜欢买奴隶,其来源主要是征战所俘。比如府兵攻高句丽,抓到的奴隶未必会留下自用,更大可能是卖掉。

  也有来自西域的奴隶,甚至昆仑奴都有。

  真是好一个罪恶、繁荣的市场。

  这一次打草谷,流入到市场上的奴隶数量十分庞大,货源从未如此充足过。

  现在内地煤炭使用量逐年增加,煤矿也一个接一个开办,身强体壮的奴隶是十分抢手的,根本不愁卖不掉。

  至于那些女奴,就更有销路了。

  很多男人奋斗来奋斗去,可不就是为X生为X死么?充满-->>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