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巅峰召唤》 第2848章:曹操紧急东撤,白起远袭定陶(4/5)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陶也沦陷的话,那剩余的十二万曹军退路被断,又面临三面合围之下,就只剩全军覆没这一个下场了。….

  “传令下去,前线城池全部放弃,全军撤往济阴郡。”

  才醒来不久,曹操就下达了撤军的指令,而这也是唯一正确的方法,毕竟再不跑路就真的来不及了。

  范蠡闻言却一脸严肃的进言道:“主公,不能就这么撤退,张辽还在死死盯着咱们,若是不做准备就全军撤退的话,一旦张辽大军追上来,咱们反而会造成全军溃败的局面。”

  李存孝被白起调走后,曹操所面临的压力虽小了不少,但依旧要直接面对张辽的十几万秦军。

  秦军之间的情报肯定是互通的,张辽要是知道了濮阳沦陷的消息后,自然不会让曹操率军轻松撤退。

  所以,对于曹操来说,难点不在于如何撤军,而在于如何摆脱张辽的追击。

  听到范蠡此言一出,曹操也反应了过来,急的汗都出来了,来回踱步道:“这可怎么办啊?

  白起攻破濮阳之后,定会不惜代价攻取定陶,陈留虽离定陶更近,但有张辽在,我军难以在短时间撤走。

  另外,定陶既无强军也无强将,我军又来不及支援,只靠定陶守军肯定挡不住白起……”

  越分析曹操就越绝望,这简直就是十死无生之局,他现在倒是希望自己没醒过来,因为醒与不醒好像也没多大区别。

  危机关头,还是范蠡最可靠,主动献计道:“主公,咱们可先调全部骑兵前去支援,不过想要挡住白起士气正盛的大军,恐怕需要主公您亲自领军在辅以强将才行。”

  “可是咱们把骑兵都调走,陈留的大军还能撤的走吗?”

  曹操问出了问题的关键,毕竟没了这十二万大军,只有新兵和郡兵的东部诸郡,自然不可能挡住秦军,那他继续折腾下去又有什么意义?还不如直接投降呢。

  范蠡知道曹操不可能投降,之所以会这么问,一是失了方寸病急乱投医,而也有可能是试探他的意思。

  范蠡犹豫了一下后,还是开口道:“只要能先白起一步抵达定陶,并坚持到前线大军撤回来,到时白起自然会退兵。

  至于如何摆脱张辽撤军?蠡有一策,若是顺利的话,或可骗过贾诩,但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曹操顿时大喜过望,以曹军如今所面临的情况,想要完整撤军是不可能的,区别只是在于代价有多大。

  相对全军覆没的危急来说,付出一定的代价脱困,并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

  “真的能瞒过过贾诩吗?那老东西可不好骗啊。”

  曹操也是白贾诩给算计怕了,甚至都不愿提到他的名字,而他也知道撤军的最大的障碍并非张辽,而是贾诩。

  秦军主将虽是张辽,但张辽却听贾诩的,而以贾诩的谋略,一般的计策想要瞒过他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主公,贾诩虽可怕,但他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

  言罢,范蠡凑到曹操耳旁,将他的计划小声告诉了曹操,而曹操的脸色却越听越难看。

  还别说,若是按照范蠡的计划来,确实有很大概率骗过贾诩,但这个代价虽在曹军的承受范围内,但情感上却让曹操难以接受。

  见曹操一幅犹豫为难的样子,范蠡不由苦笑着劝道:“主公,您现在每犹豫一分,白起就离定陶更近一点,已经没时间继续犹豫下去了。”

  曹操闻言顿时身躯一震,随即咬牙道:“就按军师的计划来,立即调骑兵支援定陶。”

  “主公,光调骑兵去支援,也未必能就守住定陶,毕竟李存孝可是在白起军中呢。

  蠡建议主公这次亲自领军,并将澹台誉、曹宁、夏侯渊三位将军都带上,另外命燕县的殷受将军也率全部骑兵前来支援。”

  范蠡并不知道李存孝单独率军,前去追击蓝玉去了,而后又和牛奎元九灵大战了一场,如今并不在白起军中。

  当然,就算他知道李存孝不在,也还是会提出同样的建议,因为他看到的比曹操要远的多。

  曹操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优先考虑的依旧如何保住西线的十二万大军。

  范蠡虽明白这并非不可能的事,但可能性却很低,除非接下来的每一步都被自己算到了,但贾诩那老狐狸真的会这么听话?

  范蠡并没有把握,可又不能当面提出来,所以他告诉曹操的计策是有所保留的,优先级其实是先保住曹操的命,以及尽可能多的保留元气,而非曹操所想的保住全部大军。

  对于范蠡的想法,曹操未必一点都看不出来,或许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又或是他不能当这个坏人,所以不能由他提出来,而让范蠡来当这个坏人则刚刚好,所以才会心照不宣。

  当然,曹操心中还是希望范蠡的计划能顺利的,也只有这样他才有继-->>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