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别给爷添麻烦(打滚求月票)(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p>  上行下效。

  福松是经手差事的,就当追随,带了弟弟去种痘,这也是对皇上表明态度。

  福松摇头道:“那可不行,儿子不放心,还是再看两年,让小七跟丰生他们一起种痘好了。”

  机会已经错过,觉罗氏不再啰嗦。

  珠亮则道:“那还会往蒙古派种痘官么?早年人痘苗出来,听说蒙古王公那边乐意种痘的少,这些年下来,老辈子的王公还是不敢入关,要在关外朝见。”

  福松道:“不知道,估摸是以后的事了,应该会先可着八旗跟直隶的民人百姓先推广。”

  如此,大家都种了痘苗,就成了屏障。

  以后京城不会再有大规模的天花流传。

  就算偶发,也流传不开。

  至于蒙古,太平了五十年,人口孳生,牧场却是不变的,所以现下出家的蒙古人越来越多了。

  这新痘苗之事,应该不会在蒙古推广……

  *

  次日,就是二月初一,圣驾巡畿甸,太子、大阿哥、四阿哥与十三阿哥随扈。

  九阿哥早早起了,跟舒舒絮叨道:“多个太子,就是不一样,之前汗阿玛巡畿甸,随从不超过两百人,这一回带了太子,就增至五百人。”

  舒舒听着,心下却是一动。

  早年太子随扈的频率还是挺高的,可是三十二年以后就没有了,多留京监国。

  时隔八年,太子又开始随扈。

  不像是父子关系修缮,更像是康熙不乐意将太子单独留京了。

  或许康熙自己都没有察觉,他已经在防备太子。

  现在大家看不出来,三五回后,还看不出了吗?

  这种态度的转变,自然会诱发皇子的野心。

  夺嫡的兆头已经要起来了。

  舒舒岔开话道:“等圣驾出京,爷是不是就得闲了。”

  九阿哥点头道:“嗯,到时候爷陪你回前门下馆子去,听说开了一个淮扬菜馆,生意正好。”

  舒舒听了,也生出期待来。

  出了皇子府,九阿哥依旧跟十皇子汇合,道:“你们再不去红螺寺,汗阿玛就要指格格下来了,抓紧吧。”

  之前十阿哥夫妇张罗了好几回,每次想要出门,都有大事小情的耽搁。

  十阿哥点头道:“正打算今天跟简亲王告一旬假,明天去红螺寺。”

  他的身份不同,皇父不会另眼相待,可是该有的体面还是会有的。

  这回要是给皇子们指格格,他大婚三年没有动静,应该会指人下来。

  九阿哥点头道:“这个时候赶路也好,没那么冷了。”

  兄弟两个到了西华门,就别过了。

  九阿哥去了内务府衙门,跟十二阿哥、金依仁汇合,才一起去宫门口送圣驾。

  跟几日前的拘谨相比,金依仁从容许多,有些志得意满的意思。

  内务府上下,管着五、六千僚属,这大权在握的滋味儿,不是一地织造官能比的。

  九阿哥见了,不免担心他坏了内务府的风气。

  要知道,九阿哥可是操心了好几年,才使得内务府风气好了许多。

  金依仁这个总管要当三五个月的,别将内务府弄得乌烟瘴气。

  等到送完圣驾,九阿哥就叫了金依仁过来。

  他脸上带了认真,金依仁也收了笑,多了谦卑跟忐忑。

  九阿哥没有叫坐,只看着金依仁道:“前几日直接叫人送公文给你,没有嘱咐你别的,现下少不得嘱咐几句。”

  金依仁躬身道:“九爷您吩咐,奴才听着。”

  他心中也是惊疑不定。

  这几日外头有些闲话,也入了他的耳朵,关于他跟九阿哥夺权之事。

  许多都是没影儿的话。

  这权利是九阿哥直接给的,压根就没有与他相争的意思。

  只是金依仁也没有对外解释,他是皇上亲自简拔的内务府总管,代表着皇上的体面,九爷再尊贵只是皇子,人前避让也是敬着皇上。

  九阿哥没有立时吩咐,只是想了想,道:“爷不爱麻烦,所以有这几条你要记下,省得给爷找事儿……”

  “毓庆宫为重,那边的供应排在乾清宫跟宁寿宫后,不许怠慢……”

  “钟粹宫嫔母处按妃例供应如常,遇特例只许增、不许减……”

  “阿哥所跟格格所的宫人有新增的,要查好人品跟家里状况,不许糊涂人当差,欺负到小主子头上……”

  “下头各衙门每日考勤要保持,汗阿玛这几年受不得官员怠政,内务府这里就别-->>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