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意料外的结果(打滚求月票)(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手分配比例也不太多,可问题都不大,已经调整好了。”

  康熙赞道:“爱卿不愧是织造上的老人,九阿哥折腾了三年,还不成样子,还要爱卿帮着把关才功成。”

  金依仁忙谦逊道:“奴才不过是拾遗补缺,功劳还是九爷的,曹织造也多有辛苦。”

  康熙道:“都有功劳,朕心里有数……”

  从御前下来,金依仁身上都轻了几分。

  内务府管着皇宫,每日里的大事小情何止三、五件。

  或许,以后他陛见的机会,比想象中的更多……

  *

  乾清宫里,康熙正在见赵昌。

  赵昌风尘仆仆的,才从关外回来。

  上个月他奉命出关,去打牲乌拉衙门调查近些年入关人参的数量。

  除了记载的人参,还有些私下园参,则是根据人参田估算,取中间数。

  一年下来,要七千多斤人参。

  可是收了关税的只有一半,入宫的只有一千二百斤左右。

  那些私下里贩卖的人参,一年下来就是二十几万两银子。

  康熙看着手中的数量,脸色发黑。

  水至清则无鱼,小贪不怕,这种大贪实容不得。

  这不是跟着皇家喝汤了,而是奴才吃肉,让主子喝汤了。

  这是压根没有将皇家放在心中,挖着皇家的银子,肥了自己的荷包。

  康熙放下折子,将九阿哥早上递的名单递给赵昌,而后道:“除了这些人,开始查金家产业,除了金家父子,其亲眷族人也要彻查!除了八旗司记档的产业,不入档的私产一并查了!”

  金依仁进京已经一个多月,现下开始查,端午节前应该差不多了。

  赵昌应了,迟疑了一下,没有立时下去。

  康熙看着他。

  赵昌道:“主子,方才奴才听下头小子私下里提了一嘴,金依仁进京后,多有宴饮……”

  康熙道:“查,朕要看看他在京城的靠山到底是哪个!”

  是安郡王府?

  是赫舍里家?

  还是另有其人?

  他记得清楚,安郡王曾经打发管事下江南,采购了一船的好东西,当时打的借口是给八福晋预备嫁妆,可实际上那些江南来的好物件,多是安郡王兄弟私下里分了,八福晋出嫁的时候,用的嫁妆,不少都是八福晋生母的旧物。

  当时采购的银子,是从京城带过去的,还是从江南直接支取的人参银子?

  康熙都想要弄个明白。

  赵昌应声下去了。

  康熙又看起外地官员的请安折子,拿着山西布政使的请安折子看了两遍,提笔写了批复……

  *

  九皇子府,上房。

  “九嫂,您看……”

  十福晋在地上打着转儿,满脸欢喜模样,道:“我是不是瘦了?”

  她跟十阿哥是昨天下午回来的,二月初二出发,加上往返路上,总共出京二十一天。

  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下巴曲线明显了,腰身也收回去一寸多。

  十福晋自己感觉都不一样了,摸了摸平下去的小肚子道:“早先坐着有些顶,现下舒服多了。”

  舒舒点头道:“瘦了瘦了,难得气色也好。”

  这两年十福晋没少张罗着轻身,可是每次都没坚持下来,都败在馋嘴上。

  这回在红螺寺里,吃不到什么,每日爬山还虔诚,效果就很明显。

  只是她离健康体重还差些。

  舒舒就道:“如果想要保持,回京后还要坚持,你跟十弟商量商量,看看往后是去西山爬山,还是每日里骑马,动弹起来,就能继续瘦下去了。”

  十福晋坐了,正大口大口的喝着普洱茶。

  听了舒舒的话,她放下茶杯,点头道:“回头的路上商量了,十爷说我们明儿跟着搬阿哥所,那样就能每天早上陪我去爬山,正好现下不冷不热的时候,等到天热了,也瘦的差不多……”

  舒舒听了,有些意外。

  明天这次,之前只有五贝勒府打算去畅春园,其他皇子府都没有动静。

  五贝勒府这个,大家都理解,因为有太后在,五阿哥夫妇过去,方便请安。

  其他府各有杂事,也不可能一直跟着住城外。

  过年的时候得空,平日里自然还是住在城里方便。

  可是十阿哥夫妇要是住城外的话,九阿哥的脾气,多是要跟着去的。

  十福晋显然没有想到这个,已经起身道:“我要去看看咱们丰生-->>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