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不吃亏(打滚求月票)(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的几个司官,还有本堂衙门这里的郎中、主事等人,剩下的一百匹织物跟土产,他自己留了就是。”

  他没有提银子,两千两银子,重量一百多斤,不显眼,张保住自留了就是。

  九阿哥这样想着,就去了书房,拿了纸笔给张保住写了个手书,将处置方式都写在上头,就吩咐何玉柱道:“送前头去,再赏个荷包,大中午的折腾。”

  何玉柱拿了手书去了。

  前头的太监也不敢耽搁,匆匆忙忙吃了饭,接了九阿哥的手书回城去了。

  等他回到宫里的时候,已经是未正二刻。

  张保住正在帮十二阿哥处理公文。

  午饭方才已经吃了。

  十二阿哥打发人回五所吩咐的,中午送了双人份的膳食过来。

  张保住就跟着吃了一顿。

  都是宫里的例菜,八宝鸭子、五花肉炖白菜、虾米炒菠菜、萝卜丸子、酱瓜、腌茄子。

  吃的主食烫面白菜粉丝蒸饺与猪肉大葱蒸饺,配的紫菜豆腐汤。

  张保住吃的津津有味儿,吃了一屉半的饺子。

  看的十二阿哥都多吃了几筷子。

  等到吃完,张保住才跟十二阿哥道:“金家人上京,户下人口也都跟着走了,织造衙门那里从当地雇了师傅,做菜多是甜口的,不让放糖,让多放酱油,也跟咱们京城的酱油不一样,味道寡淡,也不怎么吃猪肉羊肉,都是河鲜、江鲜、湖鲜什么的。”

  十二阿哥听着,带了羡慕。

  就算吃的不合口,那也是杭州。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有西湖、有白娘娘……

  他不爱见人,却是想见见山山水水的。

  各省风物在书中都见过了,只是他的身份,也不知这辈子有没有机会去见识一下。

  大清王公都在京城,有些人活了一辈子,也都没有出过远门。

  等到九阿哥的手书到了,张保住就放下公文,从内务府出来。

  有了章程就好,就按照章程办,谁也挑不出理来。

  只是那一百匹布与两千两的年敬,他不打算都拿到府里。

  归账后,再往后拿,就不能了。

  他晓得这差事是九阿哥贴补他了。

  这份人情,却不是冲着他,而是冲着五阿哥。

  他要是装糊涂,那也太小瞧九阿哥。

  九阿哥为人行事,都是他眼中看着,是个爽利人。

  要是违了他的心思,那也冷脸的干脆。

  张保住出了东华门后,就找了自己的长随,说了九阿哥的吩咐,叫人往内务府衙门里抬东西。

  四十多个西洋物件与一百匹织物都送到内务府本堂衙门暂放。

  至于这一百匹怎么分派本堂上下同僚,张保住决定暂缓,等高衍中回来了,两人商议了再说。

  本堂衙门这里,郎中、主事、委署主事与笔帖式,满员是七十,现在出缺的九人,有六十一人。

  既是本堂衙门都分派,那就算九阿哥没有提两位皇子阿哥,也当留出份额。

  还有跟着他南下的几位,也要比旁人多分一些。

  一百匹织物,真不多。

  五辆马车,空出来三辆。

  他他拉家的人早等得不耐烦,他们已经分出人手,回宅子禀告太太,结果等到了这个。

  这里是东华门门口,不是他们能阻拦喧嚣的地方。

  就剩两车了!

  他们都能预料得到太太跟大奶奶会怎么恼。

  结果张保住出来,却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带了人直接往五贝勒府去了。

  他叫人将银箱卸了,还卸下来五十匹绫罗绸缎,还有两箱子的土产。

  等到五福晋得了消息,迎出来时,张保住已经叫人将东西抬进贝勒府,在院子里放着。

  “阿玛……”

  五福晋看着前院大大小小的箱子,惊讶道:“您从杭州回来了,怎么东西送这边了?”

  张保住道:“没赶上小阿哥的百日,补一份,还有就是提前预备的‘抓周’礼,你代小阿哥收了吧!”

  五福晋觉得不大妥当,没有这样送礼的。

  可这是送给儿子的,也是长辈的心意。

  她想到了自家状况,迟疑了一下,道:“阿玛,玛法没提分家的事么?”

  她大伯孙子都有了,换了寻常旗人家,早分家了。

  只是现下八旗勋贵与高官都开始汉化,流行“父母在,不分家”。

  张保住家二品门第,就算是京城,也品级也不低了,自-->>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