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上行与下行(打滚求月票)(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或者,他低头看眼自己的青玉牌腰带,道:“腰带扣都放了一回……”

  九阿哥听了,皱眉道:“那还不如您也跟着北巡呢……”

  去年北巡的时候,五阿哥就随扈,一路上皇父叫人盯着,让他少坐车,多骑马,瘦了十来斤。

  兄弟两个说着话,十阿哥过来了。

  他在宗人府也只待半天,找九阿哥一起回府。

  不过既是五阿哥没有饭搭子,食盒也提过来了,十阿哥就跟九阿哥一起,陪五阿哥用饭。

  等到五阿哥打开食盒,九阿哥一眼就瞧出来了,道:“不是御膳房的例菜……”

  乾清宫膳房的例菜,就是猪肉、鸡、鸭这三样为主,做法也是大家早腻了的。

  大家在上书房十年,都是吃着乾清宫的例菜。

  五阿哥的食盒里,有卤羊肉、香煎鲫鱼与炸小河虾,这都是乾清宫膳房里少见的食材。

  十阿哥看了眼盘子,确实不是宫里物件。

  五阿哥笑道:“府里送的食盒,老七福晋心疼老七苦夏,每日打发人送食盒,你们五嫂晓得了,也就开始预备食盒了。”

  虽说行事在七福晋后头,送的菜荤素搭配,并不完全合自己口味儿,可是五阿哥也比较满足。

  就是因荤素搭配,才看出五福晋的用心。

  九阿哥跟十阿哥对视一眼,没有说什么。

  五福晋人前性子腼腆,跟七福晋本就不是一个行事。

  行事虽在七福晋之后,未必就是不用心的缘故。

  九阿哥饭量小,十阿哥天热也不爱吃东西,两人对付了几口,倒是没影响五阿哥用饭。

  等到兄弟三个吃完饭,一人捧着一块西瓜正吃着,七阿哥来了。

  九阿哥跟十阿哥见状,都放下西瓜,站起身来。

  五阿哥吃了最后几口,扔了西瓜皮,道:“找我的?有事儿?”

  七阿哥点点头,道:“御前有旨意下来,因台站马匹调配不当,兵部尚书马尔汉跟兵部左侍郎布雅努革职留任,兵部右侍郎朱都纳革职……”

  五阿哥的眼睛一下子瞪得提溜圆,道:“这……这……兵部满尚书满侍郎都给革了?”

  九阿哥则是好奇道:“到底怎么个不当法,直接干掉三个京堂,那车驾司郎中呢?”

  兵部驿道,设在大清地界的在驿站;蒙古地界的叫台站,都要配置驿马与驿卒,用来传递朝廷政令与公文,战时传递战报。

  驿站跟台站上头的总管衙门,就是兵部车驾司。

  七阿哥摇头道:“旨意上没提。”

  五阿哥入朝七、八年了,晓得规矩。

  革职留任,就是给一次机会,可也只是给一次机会罢了。

  布雅努年过花甲,从巡抚任上调回京城,要是不出错,三五年后说不得给了恩典,在尚书任上致仕。

  可是出了这样的纰漏,即便不是直接负责人,也要记上一笔的,想要再升尚书难了。

  等听七阿哥说了缘故,台站配置的马匹羸弱不堪使唤,九阿哥就道:“那问罪不冤枉,连往御前的本章都能耽搁,要是不严惩,往后就要出大事了……”

  五阿哥看了眼外头,对九阿哥道:“张大人呢?”

  九阿哥道:“去通州了,汗阿玛出巡之前,让羊毛厂那边试着做些编着佛像的挂毯,昨儿那边送信,说是差不多了,张大人过去验看……”

  五阿哥道:“那回头你帮着多安慰两句,既是留任,就不算什么大事,三、五个月就会复职了。”

  九阿哥迟疑了一下,道:“布侍郎应该会上折子致仕吧?”

  大清官员致仕这里,武官卡得比较死,二品以下,按照品级四十五岁到六十岁致仕,二品以上才灵活些。

  文官这里,正三品是个分水岭,正三品以上比较宽泛,有七十而仕的规矩;正三品以下,五十五岁以上,京察跟大计的时候,就要筛选出老病的。

  布雅努的年岁,花甲以上,古稀以下。

  要是没有这次革职,那熬到六十八、九,说不得皇上念着情分,给个恩典,看到尚书出缺的时候,就补上一两年致仕荣养。

  可是有了这次革职,熬到七十,也是个侍郎,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五阿哥道:“应该不会这么快。”

  总要复职后一年半载的,再称老病。

  否则的话,倒像是存了怨愤。

  南书房下午也要留人,等着御前本章回来再分派,也要防着有什么紧急事务。

  因此,五阿哥与七阿哥就回南书房了。

  九阿哥这里,因张保住不在,-->>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