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悲喜不相通(求双倍月票)(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p>  觉罗氏没有说那些不要花钱的话,儿女的心意,父母受着就是,总是推来推去的,孝子也给折腾的孝顺不起来了。

  她只道:“总共得了几支,你自己留了没有?”

  福松就道:“四支,我也用不上这个,另外两支打算送到张大哥那边了,回头给张相跟夫人……”

  觉罗氏微微蹙眉,年轻人是不用这个,可是成家后还是备着些好,女子生产之时离不得人参。

  不过,她随即舒展开来,她这边先收着就是。

  炮制好的人参耐保存,太久远了药力散了,可是三、五年之内还是没事的。

  齐锡看着福松道:“慢慢来,不着急,再有功劳,就能晋宗室爵位了,你现在十八,等你熬到五十,给儿孙留个中等爵位,就算这一房的中兴祖了……”

  福松点头道:“嗯,儿子不着急……”

  他是真心欢喜,不为别的,就为了“世姻”两个字。

  他想要跟弟弟们“亲上加亲”……

  往后两家的血脉并为一家,世代交好下去。

  要还是之前已革宗室的尴尬身份,他可不好意思往后跟阿玛、额涅提这个。

  姐姐那边顾忌血脉远近,不喜欢“亲上加亲”,福松这里却不想因噎废食。

  八旗联姻,多是亲上加亲,是有不足的,可到底是少数,到底是什么原因,也没有明确的结论。

  觉罗氏不晓得他的小算盘,只吩咐道:“眼下旁人看着,别太招摇,原本干什么还干什么,过了这阵子就好了。”

  福松也晓得京城的热闹都是一阵一阵的,晓得自己的斤两……

  *

  在都统府用了一顿午饭,福松才离开。

  他现在依旧是住皇子府后配院,是二进院的把东边,西邻就是张廷瓒。

  张廷玉已经另外赁了宅子,搬出去了,依旧是在南城,只是换了一套比较好的院子。

  夏天的时候屋子漏雨,损毁了几本古籍,再找房子的时候,就挑了一套贵一些的。

  先头合租的同僚,也分开住了。

  出身相差太远,勉强为友,也各有不自在。

  这次重新搬家,也就不着痕迹的疏远了。

  福松跟张家的门房打了招呼,提及自己想要在张廷瓒从衙门回来后拜访。

  两家挨着住着,两人关系也好,倒是不用递帖子那么外道。

  门房没有托大,进去禀告了顾氏。

  顾氏七月底生下一子,是张廷瓒的第三子,如今已经要百日了。

  桂珍格格跟她前后脚,八月初发动的,生了一个小格格。

  满人长女金贵,跟儿子比不差什么,夫妻两个也是欢喜的不行。

  顾氏听着门房来报,晓得福松是有事情找自己老爷,否则的话,就算挨着住着,也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过来。

  她怕丈夫在衙门有事耽搁了,就吩咐那门房道:“打发个小子去衙门跟老爷说一声……”

  省得在衙门耽搁,或者有什么其他差事,回来的晚了。

  那门房应着,去前头找小厮往太常寺去了。

  *

  张廷瓒虽是词臣出身,可并不是务虚之人,尤其是这几年在皇子府兼任典仪,耳濡目染的,差事也留心细微处,这个太常寺卿做的,也是越来越顺手了。

  这一日,他也得了外头消息,晓得皇上给了已革宗室与已革觉罗恩典,也为福松欢喜。

  只明正身份,就少了多少后患。

  否则宗室不是宗室,寻常旗人不是寻常旗人,儿孙想要走八旗科举之路,都不能名正言顺,没人盯着还罢了,要是被人盯着总要揭开来说的。

  如今恢复了宗室身份,往后再允许宗室科举的话,也有出路;不再开宗室科举的话,还能考部院笔帖式的宗室缺。

  只是他的好心情只维持了不到半天,到了下午,他打算提前回家的时候,被弟弟张廷玉堵住了。

  看着张廷玉锁着眉头,没个笑模样,张廷瓒心中不喜,提醒道:“这是喜事,于福松阿哥是,于小妹也是……”

  张廷玉不赞成道:“大哥,家里跟富察家不一样,同样是大学士门第,同样是与宗室联姻,对富察家是锦上添花,对张家来说却是白玉微瑕。”

  张廷瓒道:“你在翰林院如今学的是国文,出来当会入南书房,在御前你也敢摆出士子清高?若是你真求名,那就挂冠好了,做个山林隐士,著书立说。”

  张廷玉无奈道:“大哥……”

  兄弟两个如今渐行渐远,就是有话不投机的缘故。

  他看着张廷瓒不解道:“大哥之前并不-->>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