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三百六十三章 辞岁(第三更)(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赏!”

  随着老太太的放赏声,有太监将准备好的新钱放在托盘里捧了,直接撒到看台上。

  “哗啦哗啦”的铜钱落地声,小猴子都对着太后作揖。

  眼见着孙子、孙媳妇到了,太后笑着对他们招手。

  大家上前,之前坐着的格格们早已经起了。

  有人铺了锦垫,大家都跪了。

  太后笑着叫起,道:“压岁钱早准备好了!”

  白嬷嬷在旁,端了个托盘,上面是几个金色宁缎荷包。

  其中一对鸳鸯样式的是舒舒与九阿哥的,其他几个绣着蝙蝠的,是几个小阿哥的。

  沉甸甸的,不用想也晓得是金子。

  十四阿哥站在旁边,腰上也挂着蝙蝠荷包。

  原来他早就过来了,刚才去后台看热闹去了。

  这会儿功夫,外头就有太监进来禀告。

  太子、太子妃带着皇孙来“辞岁”。

  太后连忙叫进。

  随后,太子与太子妃进来,后头跟着两个嬷嬷,牵着两位年长的皇孙。

  太子与太子妃都是吉服。

  身后的皇孙穿着宝蓝色彩褂。

  为首的小阿哥已经八、九岁年纪,就是太子长子,被称为“毓庆宫大阿哥”。

  身边站着的,是他的同母兄弟,看着比十五阿哥还小些。

  见到那小阿哥时候,舒舒多看了几眼,这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嫡长孙弘皙。

  现在还只是个奶娃娃的。

  他自诩嫡皇孙也不算错,其父是太子,其生母后来为太子侧福晋。

  按照满洲旧俗,在胞兄殇了后,他确实算上嫡长孙。

  太子妃的嫡长女,还有一位庶出的三阿哥,应该是年岁小的缘故,没有带出来。

  因为要避让宫妃,太子一家来的匆匆,去的匆匆,也是磕了头,领了压岁荷包。

  而后,是太子妃给诸位小叔子、小姑子准备的荷包。

  舒舒这个小嫂子,从了太子妃的例,也派了一圈荷包出去。

  她还多预备了几个,就是给毓庆宫四位小阿哥、小格格的。

  等到大家从宁寿宫出来,就听到乾清宫方向传来炮仗声。

  这是年节期间圣驾出行,过一道门,就要放一次炮仗。

  相当于用炮仗取代了响鞭。

  舒舒一行就没有耽搁,直接回到阿哥所这边了。

  大家要回各所守岁,九阿哥提醒几个弟弟道:“我那先头收着两筐花炮,一会儿魏珠过来放炮,你们吃完饺子记得出来……”

  十阿哥与十三阿哥听了,都带了兴趣。

  十二阿哥也点头应了。

  夫妻两个回了二所,去了外头衣裳,外头响起了二更鼓声。

  今晚要守岁。

  到了半夜,还要吃一顿长寿菜馅的素饺子。

  东次间炕桌上,摆着两份吉祥盘与消夜盒。

  一份是乾清宫与宁寿宫赐的,一份是二所自己预备的。

  夫妻俩对坐,都有些无聊。

  九阿哥掐着手指头道:“还有一个半时辰才吃饺子、看放炮,然后就要熬到天亮……”

  既是守岁,自然是守到五更毕才算完。

  次日正旦有朝贺,随后跟着皇上去宁寿宫磕头,中午的时候就是乾清宫的宗亲宴。

  九阿哥都要跟着,中间还要抽空回来一趟,带舒舒去翊坤宫磕头。

  舒舒这里,只需要去翊坤宫,然后就没事了。

  小椿进来了,是崔公公带了何玉柱他们要来给主子们“辞岁”。

  九阿哥点头叫见。

  崔总管进来就要磕头,九阿哥直接叫何玉柱扶了,道:“谙达就别动胳膊腿了,让崔百岁那小子代磕吧!”

  之前舒舒吩咐李银,要补几个太监,最后定了两个。

  其中一个是崔公公的同乡,还是同姓晚辈,就是这个崔百岁。

  年岁与何玉柱他们相彷,看着老实木讷,现在负责二所门禁。

  虽没有认什么干爹、师傅之类的,可是崔百岁也待崔公公极恭敬。

  九阿哥见了,也是乐见其成。

  崔总管没有坚持,就由崔百岁代他给主子们行礼。

  除了崔百岁,还有个御膳房调来的太监,是孙金同年入宫的小伙伴,叫周松,看着胖乎乎的,长了个好脾气的模样。

  九阿哥觉得两人的名字不错,就没有改名,依旧让他们用了原名。

  舒舒在银钱上从不小气,尤其是手下人。>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