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四十九章 茶与酒(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求两坛御酒……明儿儿子带董鄂氏‘回门’,这御酒不是体面么……”

  康熙不由心里犯酸,看着九阿哥就带了不满:“怪不得朕还纳罕,好好的怎么想起孝顺,原来是为了讨朕的酒讨好丈人……”

  九阿哥并不急着否认,只讪笑着,倒不知该说什么。

  总不能说他想起“初定礼”的敷衍与失礼之处,想着回董鄂家就心虚,想着礼物周全些,将前头的事情抹了。

  康熙见他乖顺,倒是懒得再说教,只摆摆手:“去酒窖吧,传朕口谕,允你进去选四坛酒……”

  九阿哥立时欢喜应了,退了出去。

  “养儿子有什么用?给丈人家养的!”

  康熙跟梁九功抱怨着,脸上却是带了笑:“到底成人了,学会担当,处事也开始学着周全……”

  梁九功跟着赞道:“九爷的气色也好,跟十爷在一处,越发有哥哥的样子……”

  康熙点头听了,颇为欣慰。

  人都有怜弱之心。

  都是亲儿子,他也不是后爹,心里自然对失母的十阿哥多有关注。

  只是为了不生波澜,不好人前显露。

  九阿哥能保持初心,对十阿哥这个出身自己还好的弟弟真心亲近不嫉妒,始终看顾如一,这一点难能可贵。

  *

  不等九阿哥下学,四坛御酒就先到了二所。

  都是二斤的小坛子,看着精致贵重。

  关键都贴着酒封。

  舒舒看了,简直移不开眼,因为有两坛是顺治年的封条。

  顺治七年……

  这算下来,可都将近五十年。

  就算舒舒不好酒,都忍不住好奇,想要见识见识这窖藏了半辈子的宫廷御酒。

  阿玛见了,还不知会欢喜成什么样。

  剩下两坛,酒封上也写着康熙三年,这也三十多年。

  舒舒想着,脸上带了笑。

  看来这几日她的付出没有白费,得到了回报。

  只是她的表现中,真真假假的,不大真诚。

  九阿哥的回馈,比预料的好。

  九阿哥与皇帝的关系并不算亲近,却能为了预备“回门礼”御前讨要这个,舒舒深为触动。

  饶是如此,她也只是唏嘘一下。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经营婚姻”?!

  如果不是在清朝就好了,要是在现在社会,两人恋爱也好,结婚也好,舒舒只会真心对真心,不会保留;那样的话,即便最后的结果是走向分手,也不会留下遗憾。

  可这是大清朝,习惯了谨慎,也是因她与九阿哥地位的不平等,使得她没有办法奉上全部真心,首先想的是保全自己。

  在规则的框子里,很好的运用规则。

  这是她的行事准则。

  不过唏嘘是唏嘘,等到九阿哥散学回来,进了甬道,就见二所门口,妻子含笑而立。

  九阿哥见状,连忙快走两步:“怎么等在外头?”

  散学的时间,又不固定。

  早的时候申初,晚的时候酉末也是有的。

  舒舒笑道:“才出来,没等多久……”

  这会儿功夫,十阿哥也走到跟前。

  眼见兄嫂并立,你看我、我看你的架势,谁也插不进去,他便颔首为礼,知趣的回了三所。

  进了阿哥所,九阿哥就拉住舒舒:“小骗子,还说出来没多久的,手都晒烫了……”

  舒舒没有否认,就是眼神粘着九阿哥,脸上是毫不遮掩的感动。

  九阿哥揉着妻子的手,心里软软的。

  有什么好感动的?

  这不是他做丈夫应当的!

  她能全心为了他,他自然也能全心为了她!

  这就是所谓“夫妻”吧!

  刘嬷嬷正打算出厢房,看了个正着,连忙退了回去,小声嘀咕道:“呸!不知道尊重,谁家主子福晋这样小妇做派?”

  正房里,围着御酒打转转的多了九阿哥。

  “让爷费心……”

  舒舒回握九阿哥的手:“阿玛肯定会高兴得不得了……估摸不会舍得喝……别说是阿玛,就是我见了,都想要藏着……”

  九阿哥面上,带了得意:“是爷亲自去酒窖挑出来的,这可不是寻常的藏酒……”说完这一句,难得带出些羞赧:“顺治七年那两坛,是当时为了次年皇玛法大婚预备的……康熙三年那两坛,也是如此……”

  舒舒不由怔住。

  原来这些不是寻常藏酒,这年份也不是随便挑的!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