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四百六十三章 贾母:我可还没死呢!(3/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说着,又渐渐觉得如鲠在喉,半截话头咽了回去。

  如果让琮哥儿、环哥儿得了爵位,这国公府的家业,岂不是落在他们手里?

  这绝对不行!

  看着贾母踌躇的神色,贾珩道:“老太太慢慢斟酌,此事倒也不急,老太太春秋鼎盛。”

  王夫人却觉得一颗大石压在心头,几令她喘不过气来。

  “不说这些了,听着怪吓人的。”薛姨妈在一旁笑了笑,岔开话题道。

  贾母忙不迭点头:“不说这个了,老话说得好,船到桥头自然直。”

  然后瞪了一眼贾政,恼怒道:“好端端的,你非要提这个话头!”

  贾政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但最终化作一声长叹。

  贾珩也不再提此事,转而道:“知道老太太爱听戏,就想着和凤嫂子商量,南下姑苏采买个通昆腔的戏班子,将来放在园子里,为过生儿、节日庆宴备着,对了,下个月不是林妹妹的生儿,再有这样的事儿,倒也省得请戏班子了。”

  贾赦与贾琏被清除出荣国府,贾母可以说正是安全感极度缺乏的关口,正因如此,才第一时间让他过来用饭,潜意识中就想看他的态度。

  黛玉听那少年提到自己,芳心一跳,柳叶细眉下的明眸闪了闪,一时有些懵然不知所措。

  所以采买着戏班子,究竟是为着老太太听戏,还是为着……

  南下姑苏?姑苏?

  黛玉念及此处,不由抬起灿然星眸,偷瞧了一眼贾珩,却见那少年好似有感应般,正自低头品茗间,将目光投来一线。

  嗯,清冷?抑或温润?

  黛玉心下一慌,眉眼微垂,纤若葱管的双手,轻轻搅动着香袋的红穗子。

  宝钗正自端着茶盅,学那少年权贵好整以暇品着,那张娴雅、明丽略有几分婴儿肥的白腻脸蛋儿,容色澹澹,杏眸偏转,偷瞧了眼黛玉。

  顿时,茶盅内茶汤涟漪,波纹扩大了几圈。

  贾母这时,心头也无意识地暗暗松了一口气。

  或者说贾珩一如既往甚至尤胜往日的温和态度,让贾母潜意识生出了一股安全感。

  大抵是,宁荣二府,同气连枝,亲密无间,一如昨昔……这就好。

  贾珩劝道:“老太太,先前我在祠堂就有言,儿孙自有儿孙福,老太太不是还有兰哥儿?将来光耀门楣,也未可知。”

  贾母叹了一口气,看向身旁侍奉的李纨。

  少妇此刻着兰色菊纹对襟袄子,下着月白色襦裙,秀雅玉容不施粉黛,眉眼间萦着一股挥之不散的宁静气韵。

  “兰哥儿是个好的,和宝玉一样,将来好好读书,科举入仕。”贾母感慨了一句。

  宝钗本来正自品着香茗,茶盅的茶汤再次荡起圈圈涟漪,甚至明明不多的茶汤溅了出了一颗茶珠,连愈发丰艳、娇美的身躯轻轻颤了下。

  李纨轻轻唤了一声:“老祖宗”,眼角余光偷瞥一眼那少年,藏在衣袖中的罗帕被一双剪了指甲的素手铰了铰,罗帕兰花都簇成一团儿。

  先前,那场东道儿倒没白请着,这前前后后,先是在老爷那边儿,现在又是在老太太跟前儿。

  等过几天,设了宴,再请个东道儿才是。

  贾珩又与贾母说了会儿话,然后看向薛姨妈以及宝钗,温声道:“正有些事儿,要和姨妈和薛妹妹商量商量。”

  薛姨妈原本是想着请贾珩东道儿,但因为贾赦判罚结果出来之故,被贾母“插了队”,原本还要推到后面几天,闻言,丰润脸盘儿上堆起笑意,道:“珩哥儿,去梨香院叙话,正好文龙也在家里。”

  宝钗同时也起身,向着贾母告辞。

  黛玉见着这一幕,秋水明眸闪了闪。

  ……

  ……

  忠顺王府

  已是戌正时分,庭院深深的宅邸,灯火辉煌,丝竹繁乱。

  忠顺王正拥着妾室,听着几个穿着戏服的戏子,唱着一折武松醉打蒋门神的好戏。

  就在这时,一个消瘦的身影,神色匆匆上了阁楼,绕过六扇玻璃枫叶屏风,在茜香国进贡的红球儿鸳鸯地毯上立定,拱手一礼道:“王爷。”

  “怎么说?”忠顺王放下酒盅,挥了挥手,将姬妾屏退,凝眸看向那周长史。

  周长史脸色不大好看,“王爷,宫里传了信,贾赦一桉,结果出了。”

  “这般快?何人监斩?”忠顺王面现喜色,问道。

  周长史摇了摇头道:“并未处死,父子皆流放到贵州,遇赦不赦,听说是爵位折抵了刑罚。”

  忠顺王脸上喜色先是如潮水般迅速退去,而后诧异道:“荣国失爵了。”

  周长史低声道:“王爷,圣上终究还是网开一面,足见小儿颜面不-->>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