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五二一章 吾儿是真擅偷家啊——(5/6)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连忙站起身来,“不敢,东吴乃边陲小国,莫说是皇叔的疆域相比,就是比起荆州也大大的不足,托孤之名…不过是传言罢了,不值得登这大雅之堂,倒是…此次老夫来此,是替吾主向云旗公子商议…有关…”

  不等张昭把话讲完,关麟一把握住他的手,语气颇为热情,“东吴与荆州很快就成为一家人,哪有什么边陲小国、大雅之堂的…至于政事,就不劳张长史担忧了,我与吴侯早有互通书信…来…喝酒,喝酒,我敬张长史一杯!”

  这…

  不等张昭回应,“哈哈哈哈…”甘宁当先大笑,“云旗公子说的是啊,荆州、东吴即将融为一体,从此之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末将真是高兴啊,为云旗公子高兴,为二将军高兴,也为东吴、为荆州高兴…”

  随着甘宁的话,众人也纷纷举觞。

  关羽的面上没有任何表情,他慢慢举杯,随众人一饮而尽。

  酒阑人散…张昭父子想说求和、停战的事儿,却苦无机会,只得在文吏的带领下,暂时居住在关府的厢房。

  到这厢房处,张昭站在门口不动,望着头顶的一轮明月,愁死怅惘:“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张承来到张昭身旁,“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说到这儿他顿了一下,“这本是一个女子哭泣其丈夫死在战场之上的悲歌,被父亲一念,孩儿却感受到一股…父亲对东吴前途的怅然与彷徨…”

  “唉…”张昭无言,唯有一声叹息。

  这时,张承靠近他一步,“爹,方才酒宴散去时,我遇到一个熟人,是以前咱们张府的下人,我曾经有恩于他,不曾想,他如今竟做了关府的管家…”

  唔…

  张昭抬眼有些惊讶,“可是你向他问了什么?”

  知子莫若父,对于父亲看穿他的想法,张承丝毫不以为意,“我料想,这两日到江陵所见所闻,还有方才关四的那一番话,父亲一定会想探究一番,寻找到其中的真相,于是我便请问于他,原来今夜…关麟召孙鲁育侍寝,可孙夫人与大虎却也在关府中,还距离我们这边的厢房并不远…且沿途只会在特定的时间有巡逻,避开的话,孩儿是可以抵至那孙夫人与大虎的房舍,一问究竟,一问真相!”

  唔…探索真相么?

  张昭是个谨慎的人,他本想劝阻儿子,关府之中…莫要这么做,可话到嘴边,对真相的好奇与热衷还是驱使他没有张口劝阻。

  张承接着说:“父亲在厢房稍候片刻,孩儿去去便回…”

  “等等…”

  张昭连忙喊停,“你留下,我去…”

  “啊…”张承一惊。

  张昭却解释道:“深更半夜,夜静更阑,你一壮年男子去拜见夫人与公主?这算什么?”

  “那爹不也算男子?”

  “你爹我与那曹操一般大,一把年纪了,谁会想歪?”张昭说着话,然后让儿子画好了路线图,然后他独自一人走出了这厢房的院落。

  倒是黑暗中,有几只眼睛,突然间闪烁了下。

  仿佛在茫茫迷雾间,这些眼睛正在抽丝剥茧,一下子捉住了最深处的那抹寒光。

  …

  …

  江陵城通往夷陵,赶去巴蜀的路上。

  一袭马队正在缓缓的驰骋,马车中是刘禅与鱼豢,马车外则是赵云带着三十余骑沿途护送。

  这是一方一望无际又起伏不定的荒草地…

  看到这荒草地,赵云不由得会想到曾经。

  他的家在常山真定线,那里总是有贼人劫掠村落…

  曾经又一次…贼人来袭,他灰溜溜在这蒿草地里藏匿,最终却迷了路,他不敢大声呼喊,生怕引来贼人,只能蹑手蹑脚的寻找出路…

  可这里太大了,他仿佛迷失在了这广袤如大海般的蒿草里。

  直到夜色降临,他会筋疲力尽的倒在草丛里,看着黯淡的月光和繁星,喉咙泛起苦涩的绝望。

  有那么几次,他真的觉得,他或许会像野狗一样死在那里…直到后来,太阳升起,他才发现所倒下的地方,离荒草地的边缘仅仅只有十几步。

  他也明白了一个道理:

  ——行百里者半九十!

  现在想到这个,再联想起他临行前,关麟嘱咐他的话…赵云意识到,或许…他距离行踪的那“荒草地的边缘”也仅仅只有十几步了。

  刘禅还在马车内河鱼豢热烈的讨论…

  “回去了,我要做的丢一件事儿,就是也找个地方,我也要开沔水山庄…我也要学云旗师傅一样,建造出各种各样的军械,让人刮目相看…”

  这是刘禅的畅想…

  鱼豢直接泼了一盆冷水,“可开设-->>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