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168章 过年,县试报名开始(3/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在卫所过年,他这个才上任的总旗就敢请假,上官竟然也批假,这福州左卫的军纪可见一斑。

  实际上于宗远要不是明年需要参加武举,他根本就不会去福州左卫营地坐营。

  像他这样的子弟,领一份空饷就可以了,难道还真的去营房操练啊。

  不过回来也好,就省的苏泽去福州送年节礼物了。

  和现代人一样,大明人在年前要去给亲人朋友送礼。

  苏泽这次去南平县,就是为了送礼去的。

  如今也是手头阔绰了,送礼自然不能寒酸,首先是林清材和陈朝源这两个同窗好友。

  苏泽送的是海上抢的两套瓷器,泉州从宋代开始就是东南地区的瓷器之都,南宋时期泉州港的商船云集,将瓷器用商船运送到海外去。

  明初泉州城的瓷器行业短暂衰落,如今也重新恢复了当年百窑齐开的盛况。

  不过泉州瓷是典型的出口瓷器,内容和形式都是更贴近买方的需求。

  就比如说泉州瓷匠画耶稣的水平,那可是要比欧洲的工匠高不少的。

  苏泽挑选的自然是更中式一些的瓷器,林清材和陈朝源惊喜的收下礼物,也向苏泽回送了礼物。

  于家上下苏泽也送了礼物,于指挥使和于大公子苏泽送了一套刀剑,也不知道是打劫的哪艘商船上的。

  苏泽又亲自写了一副牡丹亭的扇面,送给爱好戏文又大字不识一个的于夫人。

  至于头号天使投资人于二公子,苏泽亲自登门,送上了一套精美的首饰。

  不用说,自然也是海上抢劫的。

  于二公子也是豪气,当场将那匹凤阳马赠送给了苏泽。

  一匹马的价格,可要比苏泽送的那些首饰贵多了。

  于宗远说道:“上次要不是苏兄送来的军功,我这辈子就只能在南平县做个富家翁了。”

  “我爹说了,武举过后给我运作下,日后要是能弄个千户官身,就算是不能传之子孙,那也能保一世富贵了。”

  于宗远对于争夺家产还有不甘心,但要是自己也能混个军职,那也算是不亏了。

  又约定了年后苏泽去福州府找于宗远,于宗远忙着回府筹备过年的事情,匆忙和苏泽告辞。

  送完了头号天使投资人,苏泽又到知府衙门送上拜帖,送上了给方知府的礼物。

  方若兰还没出阁,如果直接送她礼物怕是要被方知府追杀。

  方知府给苏泽起了表字,苏泽以子侄弟子的利益送上礼物,这也是正常的礼尚往来。

  苏泽将两瓶花香精露送给了李夫人,一瓶是富贵浓烈的芍药香,一瓶是清新淡雅的茉莉香。

  而送给方知府的,是一副苏泽装裱好的字。

  苏泽写的是郑板桥论述自己书法的名篇《行书论书》,这既是一副字帖,又是郑板桥对自己书法理论的总结。

  郑板桥的字是六分半体,隶书中有一种字体叫做“八分书”,六分半就是以隶书为基础,加入行书楷书字体。

  而他的字大小不一,长短、方圆、肥瘦、疏密错落穿插,如“乱石铺街”,纵放中含着规矩。看似随笔挥洒,整体观之却产生跳跃灵动的节奏感。

  这幅字即使书法技巧的展示,又是书法理论的总结,果然方知府收到这份礼物大喜,挂在书房最显眼的位置日夜临摹。

  名贵的礼物海瑞肯定不肯收,苏泽绞尽脑汁,将所知道的散文全部誊抄下来,完成了《古文观止》的初稿。

  当日和海瑞商议编书,因为各种事情耽误了半年,苏泽最近才腾出时间抄完了古文。

  海瑞果然爱不释手,直等到校对完毕年后排版印刷。

  白知县、孙典史,还有熊母、黄提举等熟人那边都送上了礼物,苏泽又在南平县采购了一番。

  等到府衙县衙封了印,商铺也关了门,在南平当差和做事的林显扬、林德清等人也终于放了假。

  一行人带着年节礼物,浩浩荡荡的返回长宁卫。

  接下来的除夕守岁,正月拜年都和现代习俗没什么区别。

  今年长宁卫吃饱了肚子,日子也越来越好,家祠出钱又从城里烟花匠那边定了一批烟花,随着漫山遍野的烟花,苏泽看着欣欣向荣的长宁卫,心中也充满了成就感。

  而苏泽送给林默珺的礼物,是一杆用百炼钢打造的红缨枪。

  看着林默珺灵活甩动长枪的飒爽样子,苏泽又感觉自己11点的力量属性不够了。

  家老阿公,九姑婆等人也送上礼物,只可惜那个技能一点都没涨。

  苏泽微微有些遗憾,看来这种人情往来顶多算是送礼,刷不了那个技能。

  卫所的新年让苏泽忙到了元宵后。

  府县衙门重新开印,县衙贴-->>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