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起改变世界吧,夏尚书!(2/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他叹了口气,坚决地递给心腹吏员。

  “尚书.您这是要告老还乡吗?”

  吏员瞪圆了双眼,依旧不敢置信地看着夏原吉。

  “嗯,这便是我递交给陛下的辞呈,快点送去内阁把。”

  听到夏原吉的话,吏员一阵愕然。

  这位心腹吏员跟在夏原吉身边数十载,自然知晓夏原吉为人为官。

  可如今,夏原吉竟然主动请辞,这让吏员一时无法消化。

  不过,这位心腹吏员还是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属下遵令。”

  吏员接过公文,躬身退了出去。

  待房间只剩下夏原吉一人,他颓废地瘫倒在椅子上,整个人显得憔悴不堪。

  其实,致仕这个决定,并不是夏原吉突兀做出的。

  事实上,朱棣率兵南下登基称帝后,从洪武末期到建文朝舒适惯聊官员们,都感到了异乎寻常的变化。

  这种变化,就让人觉得,仿佛又回到了在壮年洪武帝的屠刀下战战兢兢的时代。

  虽然朱元章老了以后,很少再大开杀戒,被铁腕统治弹压下去的吏治败坏、官员堕落的风气也逐渐抬头。

  但是这不意味着,这些官员忘记了曾经动辄扒皮实草或流放三千里,以至于主官被杀,副手带着枷锁登堂办桉的滑稽情景。

  有很多人怀疑,酷肖其父的朱棣,也将采取这种手段整顿吏治。

  事实上,朱棣一开始做的确实比他爹还狠。

  登基时的大清查以后,建文骨鲠被一扫而空,群臣本以为会消停下来。

  结果江南因为“摊役入亩”所爆发的周缙谋反桉,导致朱棣挥舞屠刀,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族诛。

  这下子,虽然朝堂上明面毫无波澜,但暗地里,却是暗流涌动。

  很多老狐狸老乌龟,都意识到了危险。

  钱都捞够了,官也当了这么多年,门生故吏无数,攒下的财富和资源足够延续家族了。

  那还等什么?等着被朱棣砍头吗?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润!

  所以,最近朱高炽的桉头,已经多了不少辞呈,当然,其中大部分都被朱高炽给一一劝阻了下来.虽然也不乏极个别想跟个风,结果把自己的官帽子跟丢聊例子。

  夏原吉虽然是皇帝宠臣,但他也早就知道了同僚们的普遍想法,最重要的是,之前发生的化肥仙丹的朝堂争执,让他成为了众失之的。

  虽然做成大明国债与化肥工坊绑定这件事,确实需要一个靶子,可在夏原吉的心里,理解归理解皇帝的选择,在被同僚们集火指责的某一瞬间,夏原吉也有些心灰意冷。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呢,则是再加上今姜星火讲课时的一番话,确实深深地震撼到了夏原吉的心灵。

  夏原吉,终究是个有理想有良心的官员。

  这也直接让夏原吉对自己现在的所作所为产生了怀疑,萌生出了“做官也救不了百姓,不如归隐田园间安度晚年”的想法。

  念及至此,夏原吉不禁们心自问,自己究竟能为百姓做些什么?

  他记得很清楚,他这些年来兢兢业业,从无半分懈怠,可到头来呢?

  不也只是一个庸碌的高级官僚吗?

  真的改变这个世界了吗?

  真的让百姓过得更好一些了吗?

  “哎!”夏原吉叹息了一声,继续低下头,处理手中的公务。

  空旷的房间里,夏原吉不仅自嘲道:“当一和尚,撞一钟。”

  这时,房门被推开,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

  “和尚也不是都需要撞钟的。”

  夏原吉凝神望去,却是一袭黑色袈裟的道衍缓步走了进来。

  道衍的手中,捏着他的那封辞呈。

  当着夏原吉的面,道衍捻动手指,直接将辞呈撕得粉碎。

  “道衍大师这是何意?”

  夏原吉没有掩饰自己的神情,只是疲惫地问道。

  “你还不能走。”道衍把辞呈扔进纸篓,缓缓道。

  “为何?”夏原吉苦笑道,“这个位置,谁来坐都差不多的,郁尚书如此,夏某也是如此。”

  “不一样。”道衍摇了摇头。

  “哪里不一样?”夏原吉问道。

  道衍微阖的三角眼睁开,缓缓道。

  “你是姜圣的学生!”

  夏原吉心里一咯噔,但还是镇定道。

  “道衍大师,你不妨把话的再明白一点。”

  道衍颔首,看着他认真道:“姜圣至理,所传-->>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