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 第十二章 大明不可能永远重复开国和靖难(2/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朱棣蓦然想起姜星火不久前在讲“三条救命线”时提到过的那个词。

  ——时代局限性。

  自己似乎处在一片茫茫然的大雾中,只能看到眼前的几步,自己哪怕拼命奔跑,哪怕竭尽想象,却无法得知大雾外有什么。

  或许是幽冥地府,或许是洞天福地。

  而姜星火,就是那个能高高地站立于天上,用俯瞰一切的视角,来告诉他未来会发生什么的人。

  墙对面,朱高煦沉吟了半晌,最终问道:“既然士绅文官早晚能够取代勋贵武臣,那有什么办法避免吗?”

  “有办法。”姜星火点头道。

  “所有的问题,都要绕回到我们最初的话题。”

  “宗室供养问题的第二条解决办法。”

  “海外贸易如此巨大的利润,光靠皇帝一个人,注定是人亡政息。而即便是捆绑上所有宗室,也就是倾大明皇室之力,也显得有些不足。”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皇帝、宗室、勋贵,一起出钱,进行规模巨大、报酬丰厚的海外贸易。”

  “这也是解决农耕文明‘内卷化’趋势的解题思路......这个问题我同样会在《国运论》里讲。”

  嗯,讲不完也没关系,对于姜星火来说,临死前指点江山,给古人一点小小的知识震撼,只是他的消遣而已。

  我又没有主动求死,死了没讲完,膈应的又不是自己,挖個坑呗。

  ——又是《国运论》!

  朱棣深深地记下了这个名字。

  “形象一点比喻,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与其由亲缘关系构成的宗室,以及由功勋关系构成的勋贵武臣,是由内致外组成的两个同心圆,皇帝就是那个中心点。”

  两个同心圆的含义,随着姜星火在沙田地上画出◎,朱高煦懂了。

  “而在此时的大明,只有他们利益一致,方向一致时,所发挥的力量才能对抗传统的士大夫,也就是如今的士绅阶层。”

  “否则,大明一旦失去英武进取的皇帝,诸藩开始养猪,勋贵开始武嬉,大明就将彻底失去对抗基于农耕文明而产生的保守的、注定抵制海外贸易的士绅阶层,又将回到《国运论》的王朝周期律里!”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