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 第四百零一章 期货(7/7)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到三大箱的华夏茶叶,太平洋两岸的海獭被捕得差一点绝种。

  言归正传,今川了俊大概听明白了这个玩法。

  “其实就是在赌以后会涨价可是要是商人们不想赌呢?”今川了俊的思考其实很有道理,商人虽然看重利益,但同样也要考虑风险,尤其是这个时代,刚刚经历了大规模的海禁,海上贸易对于大明的商人来,其实是风险很大的一件事情。

  即便现在沿海的倭寇被肃清了,即便大明与日本开始了关于自由贸易的接洽,但无论如何,如果没有足够的利益,肯定是不可能让商人们忽略远渡重洋进行商品交割的风险的,毕竟一个不心,可就连人带财货,一同葬身鱼腹了。

  “所以先要售卖有限的商品折扣期权券,通过让利把这种交易模式培育和推广开来。”

  李增枝解释道:“在商品售出的同时,组织砍价活动,单独购买达到一万文的商品,获得一把砍价刀,或者是单独购买达到十万文的商品,获得十一把砍价刀,而所有参与购买的商人,都可以在期权拍卖会上用手中的砍价刀,来进行竞价式的砍价,来购买心仪商品的折扣期权券。”

  “这个商品折扣期权券的数量不多,但一定是只要能砍下来,到期权约定好的交割日期就大赚特赚。”

  今川了俊理解了过来,而想来李增枝的作用,就是以半官方的身份和他在南京商界深厚的人脉,让这些大明的商人们相信,期权契书这个东西是行得通的,不用怕被骗,毕竟曹国公从日本回来一趟,都让弟弟亲自做背书了。

  今川了俊这几也大概了解了大明的各社会阶层,大明的商人跟日本的商人不同,手上没有自己的武装,同时也很难影响庙堂,因此像是李增枝这种身份极为尊贵,且经常跟他们打交道的人出面的话,很容易就能以自己和曹国公府的信誉作为担保,来促成这种第一批次的期货交易。

  毕竟商人们很清楚,对于曹国公府来,这点钱根本无法与信誉和脸面相比,有曹国公府的信誉担保,他们足够放心。

  今川了俊若有所思地道:“所以有实力的商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砍价刀,用以在期权拍卖会上压倒竞争对手,获得折扣更低、商品种类更好的折扣期权券,就一定会买这些陈平名下的商品?”

  “正是如此。”李增枝点点头。

  今川了俊的思虑很周全,他又问道:“那如果有很多人来争抢呢?商品一扫而空怎么办?”

  “国师早有对策。”

  李增枝笑呵呵地道:“购买资格摇号,再加上每日限购。”

  今川了俊:“.”

  哪怕今川了俊自诩见多识广,今也算是彻底开了眼界了,这位“九州王”是万万没想到商业贸易还能这么玩,简直就是都让这位大明国师给玩出花来了,真的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李增枝解释道:“而不论是他们是再次出售期权折扣券,还是真的按照期权契书来到明日非武装自由贸易区进行交割,到了期货交割的日子,总会有人拿着期权契书来进行交易的。”

  李景隆拍了拍水花,接过话来道:“所以实际上,明日非武装自由贸易区的第一批交易,就通过这样的方式已经达成了,而且只要成功大规模交割一次,双方就取得了互信,以后就可以按这种模式搞下去。”

  “这就是国师的一箭双雕之计,既巧妙地化解王景的刁难,售出了这批货物,又为以后的明日自由贸易、乃至更多国家的自由贸易铺垫晾路,提供了灵活的新型交易形式国师的智慧,真是如渊似海啊!”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