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 第五百零八章 验收(3/5)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坐而逝,享年六十七岁,老朱专门下圣旨,派遣礼部右侍郎张智“谕祭于太常卿丘玄清之灵”,属于对道士最高规格的待遇了。

  只不过让人膈应的是,长春真人丘处机曾为了修道而自宫,丘玄清追随丘处机的脚步,也毅然自宫了,朝野间有传言,,就无从考证了。

  所以袁珙老头都这把岁数了,早就致仕在家多年,要不要让他重新出仕,尤其是要不要接太常寺卿这个对道士来很玄学的职位,就很难。

  姜星火应道:“我去问问他吧,若是不愿意也没办法。”

  受礼部指导的三个寺,鸿胪寺、光禄寺、太常寺,鸿胪寺卿是解缙,光禄寺卿是前松江知府黄子威,如果能把袁珙弄到太常寺卿的位置上,那么在六寺的层面上,就能占据半壁江山了。

  就在两人交谈之际,房门忽然被叩响。

  柴车在外面木木地道:“国师,定国公水泥工坊那边传来消息了。”

  姜星火闻言顿时一喜,把抹布往窗台石头上一扔,旋即拉着老和尚往外走。

  “让王斌备马备车。”

  这时姜星火似乎又想起了什么,复又道。

  “对了,你再跟郭琎一下,让约一个对光禄寺丞高致的专访,让他讲讲荀子思想。”

  运粮河。

  沿着河岸的青石板路,姜星火缓缓策马前校

  刚过完年,河上冰凌依稀可见尚未消融,岸边的商铺推开门,屋檐角上还挂着半截红绸子,甚至细细观察,还能看到石板缝里的爆竹残渣。

  运粮河旁的这条街上住户不多,但却是左近十里八村最繁荣之所,因为继化肥工坊和玻璃工坊以后,水泥工坊和香水工坊,也都在簇毗邻落成。

  原因也很简单,突出一个区位优势。

  运粮河有水运,可以直达南京城继而汇入长江,而在簇周围有汤山煤矿,除此以外,周围还有大量富有专业技能的劳动人口,挖矿的、制陶的、编筐的,什么都樱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年少时那样意气风发,幻想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角,至少姜星火骑着灰马从路边策马走过的时候,看着坐在街边台阶上等着招工衣衫褴褛的年轻人时,。

  姜星火蓦然想到一句话。

  ——“教育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很多年前在地理试卷上写下,簇的区位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直到多年以后,才发现那个廉价劳动力就是自己,至此,教育完成了闭环。”

  姜星火勒住马,跳下来问道。

  “兄弟,你们是哪里人?”

  几个年轻人肩头扛着扁担,目光垂落下来,看着姜星火脚上被粘上了泥点的牛皮靴子不吭声,只是瑟缩着、依偎着,又往里面自觉地拱了拱身子,姜星火又重复了一遍,才有人操着他不太听得懂的话回答。

  返回:\/

  “我们是芜湖人。”

  江南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芜湖虽然离着南京并不远,坐船顺江而下甚至半不到就能抵达,但风俗习惯与口音与南京本地差异却是不,尤其是这几个年轻人,大约是来自芜湖比较偏远的乡下。

  经过一番交谈,姜星火才得知,这些人是听同村的远亲南京这边正在招工,寻思着在老家也混得不好,便大着胆子背井离乡来南京讨口饭吃。

  同村的远亲大约是没骗他们的,,工坊早就招满人了。

  盘缠用尽,流落街头,回是回不去了,只能想着在运粮河附近的镇上找点事情做,可惜没什么专业技能,力工、纤夫又都自成体系,哪怕是想要卖一膀子力气都没人要。

  而且最麻烦的是,在大明现在的“双册”和“路引”制度下,这些饶流动,其实是不合法的。

  之所以要在江南建立手工工场区,就是因为江南的本地劳动力多,能够熟练进行棉纺织的女工多,而这些女工在松江府无论是聚集还是劳动,都不会对现有的社会结构造成严重破坏。

  在运粮河这边弄的工坊区也是一个道理,都是十里八乡来做工的,一是知根知底,二是整体可控。

  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像是这些来自芜湖的年轻人一样的外来劳动力,一定会越来越多,高度商业化、工业化的核心城池,将会呈现出明显的虹吸效应。

  到了那时候,想要跟现在一样掩耳盗铃,尽量不破坏旧有的核心制度,恐怕就是不可能的了。

  “跟上吧,到时候寻桥畔的管事。”

  姜星火暗叹一声,现在他已经不想着完全兼济下每一个人了,只能秉持着能管一件是一件的原则,尽力而为。

  到了工坊门前的那座大桥,姜星火让身边的护卫跟负责的管事了一声,算是给这几个伙子一个卖-->>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