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0920【高丽寒门的出路】(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允珪说:“我国与大明一直未划界,疆土难以界定。多有那不法之徒,来往两国边境犯罪,恳请陛下派遣官员前往划界。”

  前几年,高丽大臣还闹着收复失地,也一直有使者请求大明归还平壤。

  现在连口号都懒得喊了,只求早点划界图个安稳。

  朱铭问道:“你们想怎么划”

  金允珪说:“西边以大同江干流为界,东边以阔登水入海口为界。从阔登水入海口,沿山势起伏划至大同江。”

  朱铭也不是太明白,看向殿内坐着的郑知常。

  郑知常说道:“大同江有几条支流,当以中支为两国之国界。”

  金允珪大怒,指着郑知常说:“你生在平壤,又曾在高丽做官,即便现在是大明官员,又怎能出卖母国之疆土”

  郑知常笑道:“平壤自古为箕子朝鲜之地,箕子又是我华夏之先祖。我生来就是华夏子弟,只不过暂时沦为番邦外民。而今,我与平壤俱归祖宗之国,跟你们高丽有什么情分可言”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金允珪气得不轻。

  郑知常说道:“想要划界,就按我说的来办。否则的话,大不了再打一场。”

  此言一出,金允珪不敢再说话了。

  朱铭说道:“郑卿。”

  “臣在!”郑知常拱手而立。

  朱铭说道:“朕任命你为划界使,前往平壤与高丽接洽,详细划定大明与高丽的国界。”

  郑知常兴奋道:“臣必不辱使命,大明疆土分寸必争。”

  他一直在鸿胪寺负责高丽事务,偶尔也兼管对日本的外交事务。

  面对日本使者,郑知常还稍显客气。

  可面对高丽使者,郑知常都是咄咄逼人、斤斤计较,生怕别人觉得他跟母国还有旧情。

  此次划定疆界回国,必然能立功升迁。

  就算官职不升,官衔也要升一级。积累够了资历,今后就升得更顺畅。

  金允珪失魂落魄离开皇宫,他不知道该怎样回国交差。

  虽然按照郑知常的划定方法,大部分划出去的地盘,都是如今大明的实控区域。但终究还是有少部分国土,要被大明一刀给切走。

  这个黑锅,金允珪背定了!

  甚至连失去平壤的责任,都要算在金允珪头上。

  因为平壤是大明“借”去的,高丽始终没有承认。是他金允珪出使之后,才确定平壤属于大明国土。

  不同意又能怎么样

  打得过大明吗

  高丽国内那些世家大族,全都在仰仗大明做生意赚钱。

  尤其是大明的廉价布匹疯狂涌入,把高丽的经济体系冲得彻底崩溃。

  中国百姓用来披麻戴孝的玩意儿,他们却用来充当交易货币。结果质量更好的布料,从大明源源不断输入,高丽市场很快就乱成一团。

  有权力、有眼界、有财势的高丽人,从沿海购买大明布匹,拿去内陆城市坑骗敛财。

  内陆城市的商贾,又拿着大明布匹,去周边的乡村敛财。

  无数高丽百姓被坑的欲仙欲死。

  有许多高丽底层百姓,连续好几代的积蓄,被几十匹粗制麻布直接骗光。

  而高丽那些世家大族,却趁机聚敛无数财货。

  现在高丽国内,已经只认大明铜钱,布匹只剩下最基本的实用价值。

  发了财的高丽大族,面对来自大明的奢侈品,他们渐渐开始享受起来。

  尤其是首都开州,以及沿海几座城市,穿丝绸的高丽富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人购买玻璃镜和时钟,这些商品贵得一逼,不知要花费多少民脂民膏。

  他们变本加厉的盘剥百姓!

  高丽多地乡村,持续发生饥荒,却还有商贾往大明卖粮。

  连续两年,高丽都出现了农民暴动,但被世家大族迅速剿灭。

  金允珪就是寒门出身,来自高丽的一个小家族。

  随着大明的经济入侵,这种小家族变得更加艰难。他们的家族积蓄,多以布匹的形式囤放,现在布匹已经不值钱了啊!

  山东就有好多水力大纺车,可以大批量纺麻,成本比高丽低了无数倍。

  回到四方馆,金允珪愈发失落。

  国家,内忧外患。

  家族,日渐衰败。

  个人,被扔来划界背黑锅。

  他实在看不到什么光明的未来,感觉前方全是深不见底的地狱。

  国王是英明的,那些世家大族才是祸根!

  金允珪在洛阳四方馆突然悟道,他打算回国之后,联络更多-->>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