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昨夜攻打县衙的那批青壮,就明显与其他起义农民不同。

  这些人体验过烧杀抢劫的快感后,心已经野了。

  眼下畏惧韩桢,可能会老实本分一段时日,等到时间一长,指不定就会干出什么事儿。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充入军中。

  同时,借着扩军的机会,让一部分军功出挑的老兵升任队正、都头。

  毕竟升官这种事儿,不能总是一句口号,得让士兵们实质性的感受到。

  聂东沉思了片刻,觉得很有道理,于是点头道:“县长心思缜密,是某家考虑不周了。”

  嗯?

  韩桢挑了挑眉,略显诧异。

  这厮浓眉大眼的,怎么也开始拍马屁了?

  不过他也没在意,叮嘱道:“你辛苦些,今夜盯着点,若是这帮战俘闹事,不必手软。”

  聂东保证道:“县长宽心,某家省的。”

  交代完事宜,韩桢骑着战马回到小王村。

  前院里,杨父等人还没睡,拿着把扇子坐在院里纳凉。

  “二郎回来啦?”

  “嗯。叔伯婶婶住的还习惯罢?”

  “哈哈,怎地不习惯。托二郎的福,俺们也住了一回儿青砖红瓦的宅子。”

  笑着与他们寒暄几句,韩桢穿过垂花门,来到二院。

  大厅里,油灯散发出昏黄的光线。

  韩张氏与安娘几名女子,正围坐桌上写课业。

  课业是韩桢先前就布置好的,只是一些简单的加减乘除,根据她们的进度,每天做一份。

  韩桢本以为她们这几人中,应是安娘学的最快。毕竟安娘本身头脑就活络一些,先前也做过生意,有些算术的基础。

  结果,学的最快的反而是江四娘。

  短短几天时间,一副算盘就已经打得有模有样。

  就连负责授课的书吏,都时常在韩桢面前夸赞。

  四娘这丫头性子不如方三三那般活泼,反而有些沉闷,平日里没什么存在感,每次韩桢看到她,不是在闷头做事,就是盯着天空发呆。

  往后倒是可以好好培养一番,说不得还能当个女账房。

  相比之下,韩张氏几人进度就慢些了,如今还在背九九歌。

  听到脚步声,方三三转头看去。

  见是韩桢,她立刻放下毛笔,惊喜道:“呀,阿郎回来了啦!”

  闻言,韩张氏和安娘赶忙抬头看去。

  当看到韩桢安然无恙,两人眼中顿时荡起一抹笑意。

  笑着和她们点了点头后,韩桢问道:“课业做的如何了?”

  “……”

  方三三笑容一滞,眼中闪过一丝惊慌。

  见状,韩桢冷笑一声,迈步走进正厅,凑到桌前看了一眼。

  嗯,题目倒是做了不少,可惜一题没做对。

  再看江四娘的课业,全部做完了,而且都是对的。

  方三三苦着一张脸,自责道:“阿郎,俺太笨了,怎么也学不会。”

  她这副样子,韩桢也不好苛责,本来两个小丫鬟就是拉来凑数帮忙的。

  韩桢心平气和道:“平日里多跟四娘请教请教,别只顾着顽儿,也不要你考进士,识些字总是好的,起码做生意的时候,不至于算错帐罢?”

  “俺省的了。”

  方三三郑重地点点头。

  韩桢满意道:“你晓得就好。”

  见他眼中布着血丝,安娘关心道:“二郎莫要累坏了身子,快且洗洗歇息罢。”

  闻言,一旁的韩张氏抿了抿唇,心下涌起一丝酸涩。

  以往,这些话都该是她对叔叔说的呀。

  如今却被旁人抢去了。

  察觉到韩张氏的异常,韩桢好奇道:“嫂嫂,怎地了?”

  “许是有些累了。”

  韩张氏柔声说道。

  韩桢也没多想,叮嘱道:“你们也莫要太晚,对眼睛不好。”

  卧槽,下午码完想着小咪一会,结果眼睛一睁,7点半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