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异议。

  早些来还能蹭一顿饭,他在这里多蹭一顿,家中老母便能多吃一口。

  今日的早饭是米粥和炊饼。

  对乡间百姓来说,大清早的吃精粮,实在是有些奢侈了。

  但是没办法,韩桢体力消耗远超常人,若是只吃米粥,不消片刻便饿了,必须得吃些精粮顶一顶。

  一伙人正吃着饭,就见一个村民拉着一户逃户兴匆匆的走进来。

  “小郎君,俺拉来了逃户!”

  那村民说罢,目光期盼的看着他。

  好家伙,效率真够高的。

  “你且等着。”

  韩桢放下手中炊饼,看向逃户。

  逃户一家四口人,似是一对夫妻带着约莫七八岁的儿女。

  四人衣衫褴褛,瘦的只剩下皮包骨,身上散发着恶臭,竟是连县城里的乞丐都不如。

  那两个孩子盯着桌上米粥和炊饼,不住的咽口水。

  韩张氏见两个孩子实在可怜,便拿起两个炊饼递了过去。

  谁曾想,两个小孩并未去接,反倒吓得连连后退,神色惊恐的躲在爹娘背后。

  这下子,倒是把韩张氏弄得尴尬了,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

  “多谢小娘子。”

  那妇人倒是有眼力劲儿,面色感激的接过炊饼。

  韩桢问道:“你原是小王村人?”

  “是!”

  男子拘束地点了点头。

  韩桢提起笔,吩咐道:“你等姓名与年龄,仔细报来,不可隐瞒。”

  闻言,那男子有些不知所措,转头看了一眼村民。

  见状,村民撇嘴道:“小郎君问甚,你就答甚,莫要说谎。”

  “俺叫李壮,今年25……”

  25岁?

  看他那副久经风霜的面容,说52岁韩桢都信。

  韩桢笔走游龙,将李壮所说的信息一字不差记录在纸上。

  随后,又写下两份契书,说道:“村北山腰上有两亩荒田,便许给你家了,来按个手印罢。”

  李壮走上前,沾了沾印泥后,小心翼翼地在契书上按下手印。

  两份契书,韩桢自己留下一份,递过去一份。

  “三狗,去库房取五斗米粮来。”

  马三狗二话不说,迈步走向库房。

  很快,他便拎着半袋杂粮回来了。

  五斗粮食,一家四口省着点能吃两个月,足够帮他们渡过前期最艰难的时刻。

  “多……多谢!”

  李壮不善言辞,憋了半天才冒出几个字。

  倒是他的妻子李王氏能说会道:“祝小郎君长命百岁,多子多福。”

  待到送走了千恩万谢的李壮一家,韩桢又给了村民一贯赏钱。

  拿到赏钱后,村民道了声谢,喜滋滋地出了门。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