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福金之所以今日这般绝情,实在是蔡这些年混账事儿做的太多了。

  他二人本就没甚感情,成亲不到两个月,蔡便整日在外寻花问柳,夜不归宿。

  每次回来,也都是伸手要钱。

  期间也不知吵了多少次架,如何会有感情么。

  她性子看似温婉,实则倔强的很。

  一旦认定的事情,八头牛也拉不回。

  “重和二年四月十八日,驸马支取三万八千贯。”

  “重和二年五月初三,驸马支取六千贯。”

  “同日,驸马再次支取一万三千贯。”

  “……”

  随着一笔笔账目被当众爆出,蔡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全部都是支取,竟无一项存库。

  蔡叫道:“我……我的聘礼呢?”

  当初成亲时,宋徽宗给赵福金的嫁妆无比丰厚,蔡京这边准备的聘礼也不算少,否则岂不堕了男方的脸面。

  查账的太学生高声念道:“驸马聘礼共计一百八十八万贯,扣除这些年的支取,还倒欠三千余贯。”

  何栗吩咐一声:“既如此,便无财产可分,取纸笔来,本官现在就写和离书。”

  太学生立刻递上纸笔,何栗笔走游龙,当街写下和离书,随后取出大印盖上。

  和离书一式三份,府衙需存留一份,剩余两份就发给赵福金与蔡。

  何栗朗声道:“和离书成,此后你二人便不再是夫妻,蔡你不许再来公主府纠缠,否则依法论处。”

  接过和离书,赵福金只觉浑身轻松,屈膝行了个万福:“多谢何府尹。”

  “茂德帝姬客气了,此乃本官分内之事。”

  何栗摆摆手,而后朝着围观百姓说道:“都散了罢,莫要聚集在此。”

  “走咯!”

  见没热闹可看了,围观百姓一哄而散。

  今日所见之事,足够他们吹嘘很久了。

  赵福金看都不看蔡一眼,转身走进公主府,很快朱红色的大门从内关闭。

  蔡手中握着和离书,失魂落魄的站在街道上。

  “蔡兄,蔡兄。”

  就在这时,一声呼喊响起。

  蔡回过神,四下看了看,却发现喊自己的人是赵植。

  “莘王唤俺何事?”

  蔡面色苦涩道。

  赵植朝他招招手,略显神秘道:“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先寻个地方吃饭。”

  听到吃饭,蔡顿时双眼一亮,立马走过去。

  赵植这会也没钱,只有赵福金给的五十贯安家费,但他却浑然不觉,平日里大手大脚惯了,哪是一时间能改过来的?

  两人沿着街道走了一阵,总算看到一家开门营业的脚店。

  以往,这种脚店他们别说进来了,看都不会看一眼。

  可眼下其他酒楼都没开业,只能将就一番了。

  走进店里,伙计立刻迎了上来,热情地招呼道:“莘王、蔡相公大驾光临,小店蓬荜生辉,快且里面请。”

  “哼!”

  赵植轻哼一声:“若非七十二家正店没开门,本王岂会来这破地方用饭。”

  伙计陪笑道:“莘王说的是。”

  先前就说了,脚店只是没有酿酒权,规模并不输正店多少。

  况且这还是开在内城的脚店,岂会差了。

  一路来到二楼雅间坐下,赵植嫌弃的看了眼桌面,掸了掸袖口道:“先来一壶龙凤青漱漱口,再上几个拿手菜。”

  闻言,伙计顿时苦笑道:“莘王说笑了,咱这小门小户,哪里有龙凤青。”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的开篇有云:本朝之兴,乃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

  这龙团凤饼便是龙凤青,乃茶中极品,汤色纯青,香气怡人。

  整个东京城内,只有樊楼有龙凤青。

  因为樊楼是宋徽宗的产业,配合名酒梨花白,让樊楼一跃成为七十二家正店之首。

  “啧!”

  赵植撇撇嘴,吩咐道:“那就来壶紫笋。”

  伙计笑道:“紫笋倒是有,两位稍待。”

  不多时,雅间门被推开,一名身着轻纱的貌美女子款款而来,端坐与赵植对面,姿态优雅的开始点茶。

  整套动作行云流水,别具一番美感。

  蔡却满脸嫌弃:“到底是小馆子,上不得台面。”

  赵植叹了口气:“眼下不比以往了,凑合着吃罢。”

  “莘王殿下,蔡相公,请茶!-->>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