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与西夏的岁币,都转交给了齐国,还平白拿回了真州,完全不亏。

  与此同时,秦桧还接到了一份密诏。

  这份密诏并非出自太上皇与中书门下,而是陛下的密诏。

  密诏内容很简单,让秦桧赎回自己的母亲王贵妃,同时一定要赎回其他皇子。

  一定要赎回其他皇子?

  秦桧只是略一思索,便明白了陛下的意思,这是在说反话。

  如今新皇登基,可朝堂依旧被太上皇牢牢把持,但这天下终归还是会落到陛下的手上。

  而且,太上皇明显也极为喜爱当今陛下,否则南下之时,也不会单单只带上陛下。

  所以,太上皇与陛下的利益并不冲突。

  念及此处,秦桧心头有了计较。

  与宗泽商议了一番接下来的和谈内容后,他再次联系常玉坤。

  七月二十八,第三次和谈开始。

  最难的两项和谈内容敲定后,接下来的和谈就轻松多了。

  互通有无,不得干预各国商人经商等等。

  秦桧正色道:“齐国需将长江口的水师调走,双方不得擅起刀兵。”

  “可。”

  常玉坤抿了口茶水,说道:“先前宋国答应齐国开放泉州、广州和明州等港口,依旧有效。”

  “不可。”

  宗泽耸然一惊,下意识的拒绝。

  在见识了山东水师的强悍之后,还敢开放港口,无异于敞开国门,任由齐国予取予求。

  史文辉冷声道:“难不成宋国想毁约?”

  秦桧满口胡诌道:“开放港口之事,乃是李纲、孙傅二人擅作主张,我大宋陛下并不知情,自然算不得数。”

  “呵呵!”

  常玉坤抚须笑道:“孙傅如今就在高邮,不如本官即刻命人将他带来,当面对峙如何?”

  孙傅自然不在高邮。

  但秦桧却不敢赌,只得讪笑不语。

  史文辉这会儿开始唱起了红脸:“开放港口,只是为了方便经商。宋国可于各大港口驻军,同时我齐国的商船入港之时,允许大宋市舶司的官吏上船检查。确认无误后,再放行进港。”

  闻言,秦桧有些迟疑。

  史文辉的话听上去没甚问题,可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常玉坤忽地说道:“不瞒秦侍郎,本官在高邮待不了几日,月末便要赶回京师,参加陛下的登基大典。届时,和谈之事,恐会拖到九月,这期间若是出现甚么变故,本官概不负责!”

  这番话,让秦桧心头升起一股紧迫感。

  他现在只想快点结束和谈,好回去升官。

  秦桧咬牙道:“开放港口之事,本官答应了!”

  反正这事儿也是李纲、孙傅先答应的,到时候出了甚么问题,可以一股脑推到他二人的头上。

  常玉坤轻笑道:“开放港口乃是互利互惠之事。”

  秦桧趁机提出要求:“贵国需归还我大宋太后以及王太妃。”

  “可。”

  常玉坤点了点头。

  这时,宗泽补充道:“还有一应皇亲国戚。”

  闻言,秦桧心下不喜。

  这个宗泽,当真会坏事!

  他故意不提此事,就是想着慢慢淡化。

  常玉坤好整以暇道:“可花钱来赎,皇子五十万贯,帝姬三十万贯,王妃、驸马十万贯,宗室五万贯。”

  “……”

  听到花钱赎买,宗泽顿时默不作声了。

  他觉得不划算。

  秦桧适时的说道:“此事本官会上奏。”

  至于是上奏给太上皇还是陛下,就不得而知了。

  和谈结束后,双方杀三牲敬告天地。

  接着,就是将拟定好的和谈盟约,交予双方皇帝,签字盖印,如此方才礼成。

  做完这些,常玉坤恢复了先前的儒雅随和,拱手道:“汝霖兄,和谈告一段落,吾也该回京复命。今日一别,下次相见不知何年何月。”

  “最好再也不见!”

  宗泽神色复杂的看着他,叹息一声。

  “哈哈哈!”

  常玉坤大笑一声,躬身一礼:“汝霖兄珍重,告辞!”

  “告辞!”

  宗泽躬身还礼。

  手持和谈盟约回到马车之上,常玉坤与史文辉相视一笑。

  两人并未在高邮多做停留,翌日便乘船赶回京师。

  以此同时,驻扎在长江口静海郡港口的两支水师,也扬帆起航。-->>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