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多日,林珩终于上朝了。

  百官站在大殿两侧,恭敬行礼。

  “北部战事如何?”林珩开口。

  有武官回答,“回陛下,前日得到捷报,程大将军已经将蛮族攻退!”可能是因为兴奋,他的声音十分洪亮。

  “好。”林珩点头,心中略一思量,问道,“黄连,兵马可备好了?”

  “回陛下,一切准备就绪。”黄连站出来,朗声回复。

  林珩起身,身姿挺拔,目光坚定,“那三日后,便出征江州城,将那些反叛军全部捉拿!”

  “陛下,这时间是不是有点太紧了?”有官员忍不住出声。

  “一切都准备好了,还有什么紧的?”林珩瞥他一眼,又道,“此次出征,户部刑部随朕同往。”

  柳尚书愣了一下,回了声“臣遵旨”。

  他侧头,与曹达对视一眼,微微点头。

  自林珩与他说起赵多福一事后,他便对曹达便抱有怀疑。如今,陛下带他二人一同出征,倒是有些让他诧异。

  陛下是故意的吗?

  “朕不在京城这短时间,还烦请陶御史代为监国。”林珩拱了拱手。

  “臣定鞠躬尽瘁。”陶御史弯下腰,行过大礼。

  如此交代一番,林珩便宣布散朝,独自离开大殿。

  百官有序退场。

  雨后的天空一片蔚蓝,暖阳又高高挂了起来,灼灼的阳光令人无法直视。

  跨过大殿的门槛,曹达走在最中间,身侧跟着几名官员。

  自从林珩即位,曹达的地位几乎是水涨船高。

  “没想到陛下对皇后用情如此之深,这对大晋真不是一件好事。”官员甲一边走一边说道。

  “我瞧啊,我们陛下肯定是那种之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官员乙摇摇头,“唉,可惜大晋再没有个像样的嫡出了。”

  “嘘!”官员丙连忙制止,“还没出皇宫呢,不要命了?”

  官员乙连忙闭上了嘴。

  “各位同僚,我还是相信陛下更重视的,是天下百姓。”曹达笑笑,“所以,还是不要揣测了。”

  几人讪讪一笑。

  “曹大人!”

  柳尚书跟在身后,喊了一声。

  曹达连忙与周围几位大臣陪笑告退,前去迎柳尚书。

  “这次陛下亲自去镇压那些反叛军,带上你我二人,我们可要好好讨论一下。”柳尚书一本正经道,“你们户部能出多少供给?中途在哪落脚,对百姓如何抚恤……我们一定能讨论出个方案,以免到时候打完仗乱糟糟的。”

  “柳大人说的是。”曹达笑笑,与他并肩离开。

  方才还再与曹达说笑的几名官僚此时不免露出鄙夷。

  “怪不得人家能从默默无闻的小吏登上如今的尚书之位。”

  “他可是自陛下去巴蜀赈灾就跟着的了,也是点子正。”

  “我瞧他也没什么能耐,但耐不住陛下喜欢。这次出征镇压,等他回来,这官职怕是……又要升一升了。”

  “呵~他也不能笑多久,兴衰兴衰,有兴有衰,他也不可能受宠一辈子。”

  ……

  夜半时分,烛灯明明灭灭,勾勒出坐在案台前少年孤独的影子。

  殿宇外,蝉鸣连连,夜风习习。

  李澜一捧着一叠书卷,迈步走入殿内。他看着上座的林珩,弓着身子,“陛下,账簿拿来了。”新笔趣阁

  林珩睁开眼睛,坐直身子,抬手。

  对方连忙将账簿放到他面前。

  空寂的大殿中,唯有蜡烛燃烧的声音与翻阅纸张的声音作响。

  李澜一转身点燃几盏灯,罩上灯罩,放在他身边。

  “李澜一。”林珩叫住他。

  “奴婢在。”

  “这个……明宇殿是?”林珩不解,“为何这些年来,用了这么多的银子?”

  “回陛下,那是向道士所在。”李澜一回,“先皇在世时,几乎对向道士言听计从,甚至赏他在明宇殿炼丹。”

  “所以,花销这般大,是因为炼丹?”林珩面露嫌恶,”这些钱够养活多少人了?”

  为了一己私欲,花了这么多银钱,却还是没有实现他想要成仙的愿望。

  李澜一没回话,但沉默足以证明一切。

  “此次出征江州城,本就要花许多。”林珩拿起笔墨,“皇宫更要做出表率。”

  他落笔,划掉明宇殿一行。

  “停止明宇殿一切花销,至于向道士……以迷惑先帝为由,关押下狱,能抄多少是多少。”

  “陛下,向道士在先皇仙逝那日便不见了。”李澜一道,-->>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