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4点多。

  随着林姨的回归,许鑫终于能带着杨蜜告辞了。

  而他在和老王打招呼说走了的时候,王斯聪也只是嗯嗯啊啊的应了一声,连最基本的送别礼节都忘了。

  许鑫也不挑理。

  这种添丁进口的大事,放谁身上都得迷糊。

  六神无主已经算是正常人了。

  老王家是独苗。

  七哥家也是。

  现在忽然肚子里多了新生命,老王不尿裤子都算他心理素质好了。

  发动了车子,杨蜜刚上车,就发出了一声叹息:

  “唉……”

  “好好的叹什么气?”

  “想起来我怀孕那时候了呗。傻乎乎的,啥都不懂,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的。”

  听到妻子的感叹,许鑫微微一笑。

  可不。

  当初还真是……啥都不懂。

  养胎的头几个月,真的是……现在想想,都不知道咋过来的。

  媳妇半夜上个厕所,他恨不得都得陪着。

  家里得锃明瓦亮的,生怕她磕着碰着了……

  啧。

  不过杨蜜马上又说道:

  “七哥这一怀孕,你那个剧本……”

  “不急。啥时候方便啥时候拍呗。”

  许鑫很淡定的摇了摇头。

  “我不拍,给别人拍也行,到时候看吧。”

  “反正我是不拍啊,我先和你说好……我今年够折腾的了,想歇着了。”

  听到这话,许鑫心说自己也想歇着了。

  今年……就莫名其妙的,咋那么忙呢?

  从年头忙到现在,真是一刻都不没闲下来过。

  不过好在马上11月份,大事小事也都忙的差不多了……

  叮铃铃。

  正琢磨着,他手机响了。

  杨蜜抓起来看了一眼,说道:

  “叶君……是那个纪录片的导演,对吧?”

  “嗯……喂?”

  “许导,我是叶君。”

  “嗯,你说,怎么了?”

  “我们把《故宫修文物》的文案、拍摄思路都做完啦,发您邮箱了,您看一下。”

  “好,我现在在开车,回家看。”

  “嗯嗯,好的。”

  “嗯,具体等我看完了咱们再联系。”

  “好的。”

  电话挂断后,杨蜜问道:

  “这片子还没拍呢?”

  “没啊,纪录片主题他们提交了几稿,我都不满意。”

  “为啥?”

  “因为主题立意太拔高了。”

  许鑫微微摇头:

  “可能……是因为习惯问题,这些人总希望把这种工作的主题立意定的特别高,充满了家国情怀。什么和历史结合起来啦,从文物看清朝的腐朽啦,或者是学那个……日本搞出来的匠人精神,塑造出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匠人。我都不喜欢。”

  “那你想要的是啥?”

  “一门手艺的传承,其实从来都不是在这些老师傅们当学徒时,一开始就会具备的使命感。我和谦儿哥聊过,就说这些非遗吧。现在是叫非遗,可以前就是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家里为啥会祖孙几代都做这个?真的是因为热爱么?其实不然。”

  他微微摇头,语气里满是一股冷静与客观:

  “哪怕是这些家学,其实一开始也是为了吃饭。我会手艺,阳阳幼儿时期耳濡目染,多多少少也能上手。但孩子但凡能考中个功名、成了个秀才一类的,肯定都不会让他学这个。还有的人可能是出去经商失败、或者是其他路走不顺,郁郁归家后,才重新跟着家里学习起这门手艺,或者不干这个就得饿肚子,现实把人逼的……按照谦儿哥的说法,旧社会的那些手艺人,大多数其实都是如此。哪有什么高来高去的想法?大家一开始只是想不饿肚子而已。”

  “太绝对了吧?”

  “嗯,是很绝对,但绝对里也存在着变数。可不管怎样,我觉得谦儿哥说的是有道理的。我不信这些老师傅一开始就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肯定有人是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了这边,开始跟着上一代老师傅们学。动机,肯定是不纯粹的。也没必要特别去较真,重要的是过程。

  这些老师傅们机缘巧合下入了行,最珍贵的品质是那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我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叶君他们上来就是高开高走,从什么传承、根基出发,我觉得出发点就有问题。让他们改变了角度,不要去过多突显立意。纪录片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你灌输的个人思想,个人风格,而-->>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