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到李想的电话之后,陈念突然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难怪他总觉得情况那么熟悉,原来在上一世,这样的事情确实发生过。

  当然,对方的那些手段并非百分之百处于主动,也并不是每一步都是他们有意而为的铺垫。

  其中有一部分,确实是他们做出的试探性策略,比如针对半导体行业的限制,再比如军事收缩、军备竞赛降级。

  但另一部分,比如在人才领域的竞争,应该是策略失效后的应急措施。

  当然,去仔细分辨各项策略的性质没有意义,陈念最关心的,实际上是几个能给局势定性的关键线索。

  时间已经到了晚上10点,陈念坐在办公室里,终于等到了用最快速度赶过来的陈果和李想。

  “什么情况?”

  一见到陈念,陈果立刻开口问道。

  “我怀疑对方在给我们铺垫条件,准备拉我们下水。”

  “南岛?”

  “没错。”

  听到陈念的回答,陈果缓缓点了点头。

  在过来的路上,李想已经给他说完了自己的推测,所以他对基本情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听到高陈念的回答后,他的第一反应,仍然是质疑。

  开什么玩笑?

  收回南岛可以说是位于顶层的战略目标,一旦实现,不仅仅在意识形态、民族认同上能达到统一,更重要的是,对手的多点布局也会付之一炬。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给机会?

  然而,在仔细考虑片刻之后,他突然反应过来,这种策略不是没有可能。

  而实行策略的关键,就在于军事实力的优势。

  是的,二战后数十年的积累,这可以说是美方最强大的底牌。

  在华夏科技爆炸性发展,经济也随之全面开花的前提下,他们能依仗的还有什么呢?

  光靠软性手段是不够的。

  但公平的竞争又不占优势,那么,要怎么做,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只有把对手拉入自己擅长的领域,然后用流氓的手段打败他。

  局部冲突,或者说,单方面的代理人冲突。

  他们消耗的起,毕竟,弹药库里即将过期的军火总是要找到消化的地方的。

  而比起花在中东、花在非洲,如果能花在海上,那绝对最划算的事情,没有之一.......

  想到这里,陈果的眉头皱了起来。

  他看着陈念,开口问道:

  “你之前跟李想说,需要确定几个关键信息,具体是什么?”

  陈念把放在自己面前的写满字的A4纸推了过去,回答道:

  “都在上面了,你们先看看。”

  纸上的字并不多,加起来只有区区六条。

  确定对方关键人员未来出行计划。

  确定对方明年主要军售方向。

  确定对方短期内军用装备发展计划,尤其是生产计划、现役装备维护保养计划。

  获取对方、南岛经济合作方向及南岛产业布局策略。

  获取对方、南岛物资储备变化情况。

  获取岛屿体制人员调整情况及未来趋势。

  陈果和李想赶紧凑上前去,而在看清纸上写的内容后,两人不约而同地沉默下来。

  良久之后,李想才开口说道:

  “这几条信息.......很关键,但问题是,不太好获取。”

  “其中有很多都属于对方的绝密情报,我们要是能拿到的话,估计对方的情报部门从上到下都要大换血了。”

  听到他的话,陈念微微点头,回答道:

  “我也知道不容易,但要想真正确认他们的战略方向,这些信息必须要拿到手。”

  “当然,不一定是直接信息,间接佐证也可以。”

  李想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看向了陈果。

  “这件事情,已经完全超过我的能力范围了----陈教授,你怎么看?”

  “我也一样。如果必须要拿到这些信息,恐怕整个上层战略都必须做出调整。”

  “先上报吧,有一部分信息,我们应该是本来就有的,先拿过来,做一些基础的判断。”

  “也只能这样了。”

  李想微微点头,随后重新转回陈念的方向,开口问道:

  “如果最终确定情况属实,我们应该怎么做?你有判断吗?”

  按道理来说,这样的非技术问题并不应该由陈念来回答,但作为跟他接触最多的两个人,无论是陈果还是李想,对陈念的能力边界都很清楚。

  所以,他-->>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