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佑明》 第五百五十六章 循先太师治国之道,开发吕宋!(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万历佑明正文卷第五百五十六章循先太师治国之道,开发吕宋!“这样好的方法,他们竟然也能想到!”

  朱翊钧在从李贽的奏本里得知了沈璟的掣签限购法后,也就笑着说了一句。

  “皇爷说的是,这方法倒是和皇爷准备在官僚们知道士民不好欺负后用的方法倒是不谋而合。”

  张岳在这时于一旁笑着说道。

  朱翊钧则道:“可见他们不是不聪明,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公平,只是看他们愿意不愿意而已。”

  “皇爷说的是。”

  朱翊钧则道:“传旨,推广李贽所献之法,让天下各布政司皆用此法。”

  “是!”

  接着,朱翊钧就对张岳又吩咐说:“至于犯事的,让三法司一并按律处置,明正典刑。”

  因沈璟等苏州仕宦大族愿意让出通过不公方式得到的认购劵,且又表示愿意通过掣签限购的方式发售认购劵,而连皇帝都准予了此请求,于是苏州士民渐渐的也没再闹。

  市井秩序也因此再次得到恢复。

  而其他地方的地方官僚也通过苏州的事知道了现在的士民已经不好糊弄,更重要的是有朝廷在背后支持,也都纷纷认真执行起了朱翊钧要求他们掣签发售认购劵的旨意。

  于是,认购劵也就以尽量均售到更多士民身上的方式开始发售,这让很多士民也更愿意接受,毕竟如果再买不到,就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

  不过,这样一来,认购劵却无疑更值钱了。

  很多官僚仕宦大户因为不能通过巧取豪夺的方式占有升值空间大的认购劵,也就只能花高价去购买运气好的平民通过掣签得到认购劵。

  对于大户们而言,他们看重的是财产能不能一直增值,故而短时间内花更多的钱去买认购劵对他们而言,倒也不重要。

  而平民当中的许多人还是因为短视或者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欲望如贪赌如追求爱情也就把得到手的升值空间很大的认购劵卖给了大户。

  这种合法交易,朝廷自然不能阻止,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认购劵还是在更多的向大户手里集中。

  但这比官僚直接巧取豪夺要强,毕竟百姓哪怕卖了认购劵,也是得了些银元的。

  另外,这也意味着更多的大户的利益开始跟国家的利益挂钩。

  毕竟只有大明一直对外扩张开发获得更多利益,他们手里的认购劵才能一直升值。

  这无疑会使大户们更愿意做一个忠诚于大明的人。

  除此之外。

  因为认购劵表现出了很大的增值价值,也就使得许多大户不惜卖田取地窖银高价买认购劵,便使得土地兼并有所缓解。

  同时。

  这也意味着官僚仕宦等大户开始把兼并的方式变成兼并认购劵,而不是盯着平民的土地,这是利于国家的稳定的。

  另外,更多的银元被大户拿来买认购劵,也算是促进了投资,增加了市面上的银元通货量。

  这对于大明而言,都是好现象。

  所以,朱翊钧没有打算干涉大户们用合法的方式去兼并更多的认购劵。

  何况,财富向少部分手里集中本是社会规律,他就算是皇帝也只能是保证集中的方式文明些,而却不能违抗规律。

  朱翊钧只是在与申时行等执政公卿商讨国政时,对于认购劵发售的矛盾做了一番事后分析,且说道:

  “根本上来讲,发生了官僚大户想私吞认购劵的事,还是因为认购劵不够多,不够多的原因在于对外开发的利还是不够多,不够本国子民分,以至于现在不得不限购不得不掣签。”

  “陛下说的是,臣与诸公卿在政事堂也在合议此事后认为,要想国朝真的天下和睦,人人富而知礼,不为争利而忘记廉耻仁心,更重要的还是要循先太师治国之道,当增天下之利。”

  “而眼下增天下之利,着眼处在于吕宋。”

  “吕宋的收复与开发刻不容缓!”

  “何况,翰林院陈于陛、袁宗道等已考证明白,吕宋乃我汉人发现与开发之地,本当就是中华故土,故本朝有义务夺回,而方才对得起华夏的列祖列宗。”

  “何况,内阁制策司也已预估出吕宋诸铜矿与金银矿以及贸易价值当在两千万两以上,故若能收复,将对富国惠民有极大益处,届时就能在西南改土归流的同时,还能收复河套,对河套蒙古诸族亦改土归流,推行汉化。”

  “而吕宋的收复与开发关键在于东澎,臣认为当在东澎设抚按,便于东澎之官更加便宜行事。”

  申时行言道。

  “准!”

  朱翊钧因而颔首。

  福建兵备-->>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