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饭,含糊不清地问道:“舅父,那韩桢真的是匪寇?”

  “食不言,寝不语!”

  谢鼎微微皱起眉头,训斥道。

  这少年名唤刘锜,其父刘仲武乃是泸川军节度使,在边军多年,战功赫赫。

  早年间力主招降吐蕃王子,一番统筹谋划,竟真的让吐蕃人率部归降。

  结果,如此泼天大的功劳,却被童贯据为己有。

  直到宋徽宗派遣使臣去西军慰问时,才从刘仲武口中得知真相。

  也正是因为此事,让童贯嫉恨上了他。

  这几年边军缺饷少粮,导致刘仲武在对上西夏时吃了几次败仗,童贯哪里肯放过这个机会,不断打压排挤。

  刘仲武担心会牵连家人,便将最小的幼子刘锜托付给妻弟,让其帮忙照看。

  “哦!”

  闻言,刘锜点点头,三两下将碗里的饭吃完,而后放下碗筷道:“舅父,俺吃完了,现在可以说了罢?”

  “……”

  谢鼎拿这个外甥没什么办法,只得答道:“此人鹰视狼顾,性情桀骜,即便不是匪寇,也绝非善类。方才那股杀意,不似作伪,只怕真存了屠杀吾等的心思。”

  刘锜却摇头道:“俺倒觉得此人乃当世之英雄!”

  他乃将门之子,自幼习武,一手棍法更是得周侗亲自指点。

  身为武人,自然看不惯文人那番做派。

  尤其是卓本这种腐儒。

  方才卓本呵斥韩桢之时,他心里就有些不舒服,不过碍于舅父在场,没表露出来罢了。

  即便韩桢当街杀了那卓本,只怕他也只会拍手称快。

  见外甥一脸向往之色,谢鼎心中一禀,赶忙板起脸道:“莫以为吾不晓得你的小心思,老老实实待在县城里,哪都不准去。前阵子吾和你父通过书信,他不想你再入军伍,吾也是这个意思。”

  “这几年在吾身边,好生读书进学,往后也好科举入仕途。”

  读书科举?

  刘锜面色一变,顿时苦着一张脸。

  让他上阵杀敌,他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可读书,那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

  见他苦着脸不说话,谢鼎厉声道:“听到没有?”

  “舅父,俺晓得了!”

  刘锜面上恭敬,心中却已有了计较。

  这番态度,让谢鼎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这才拿起筷子继续吃饭。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